|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9页 |
| ·高职院校教师流失引发的思考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6-31页 |
| ·教师绩效考评理论研究 | 第16-24页 |
| ·绩效与绩效考评 | 第16-17页 |
| ·绩效考评方法 | 第17-20页 |
| ·国外学者对教师绩效考评的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 ·国内学者对教师绩效考评的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 ·对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理论研究 | 第23-24页 |
| ·层次分析方法理论 | 第24-26页 |
| ·集对分析方法理论 | 第26-31页 |
| ·集对分析方法的理论介绍 | 第26-27页 |
| ·我国学者对集对分析方法理论研究综述 | 第27-29页 |
| ·运用集对分析方法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现状 | 第31-44页 |
| ·高职院校的特点 | 第31-33页 |
| ·高职院校的界定 | 第31-32页 |
| ·高职院校的特点 | 第32-33页 |
| ·高职院校教师的现状 | 第33-35页 |
| ·本文研究的高职院校教师范围界定 | 第33页 |
| ·高职院校教师的现状 | 第33-35页 |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现状 | 第35-44页 |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的定义 | 第35-36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 第36-37页 |
| ·调查问卷分析 | 第37-42页 |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模型 | 第44-74页 |
| ·集对分析方法引入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45页 |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 第45-58页 |
|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 ·绩效考评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46-47页 |
| ·能力素质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 第47-50页 |
| ·课堂教学水平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 第50-53页 |
| ·实践教学水平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 第53-55页 |
| ·工作成果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 第55-58页 |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标准 | 第58-62页 |
| ·绩效考评标准与绩效考评指标的关系 | 第58页 |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标准的制定 | 第58-62页 |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的主体 | 第62-64页 |
| ·绩效考评主体的选择 | 第62页 |
| ·绩效考评主体优缺点对比 | 第62-63页 |
| ·确定各考评指标的具体评价主体 | 第63-64页 |
| ·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指标权重 | 第64-69页 |
|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64-66页 |
|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 第66-69页 |
| ·基于集对分析的联系度表达式构建考评模型 | 第69-74页 |
| ·建立三级指标下的联系度表达式 | 第69-70页 |
| ·建立二级指标的联系度表达式 | 第70页 |
| ·建立一级指标的联系度表达式 | 第70-71页 |
| ·综合绩效考评模型 | 第71页 |
| ·比较联系度U | 第71-74页 |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H高职院校为例 | 第74-85页 |
| ·H高职院校简介 | 第74页 |
| ·H高职院校现有的绩效考评方法 | 第74-75页 |
| ·集对分析方法在H高职院校绩效考评中的运用 | 第75-83页 |
| ·组建绩效考评小组 | 第75-76页 |
| ·收集数据 | 第76页 |
| ·构建综合绩效联系度表达式 | 第76-81页 |
| ·综合绩效分析 | 第81-82页 |
| ·拓展——以一级指标绩效分析为例 | 第82-83页 |
| ·运用效果分析 | 第83-8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展望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附录 | 第91-113页 |
| 附录1: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评调查问卷 | 第91-93页 |
| 附录2: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第93-94页 |
| 附录3:考评小组对高职院校教师评分表 | 第94-102页 |
| 附录4:B、C、D......J位高职院校教师的联系度表达式 | 第102-113页 |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