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力触觉再现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引言第12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的定义第12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2-15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的应用第12-14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意义及现状第15-18页
     ·稳定性的重要性第15-16页
     ·稳定性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论文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力触觉再现原型系统的构建第20-28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的软硬件工作环境第20-23页
     ·计算机配置第20页
     ·力触觉再现设备第20-22页
     ·OpenGL 函数库第22页
     ·CHAI3D 函数库第22-23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的设计实现第23-26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软件总体设计第23-24页
     ·虚拟物体模型建立第24-25页
     ·碰撞检测第25页
     ·作用力生成与输出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基于并行计算的力触觉再现稳定性方法研究第28-50页
   ·基于多核 CPU 并行计算第28-29页
   ·基于系统时间查询的多线程并行计算方法研究第29-42页
     ·多线程方法的实现方案设计第30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中作用力计算循环控制算法第30-36页
     ·基于系统时间查询多线程并行算法软件流程与设计实现第36-38页
     ·不同复杂度下的作用力计算分析第38-42页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2-49页
     ·多线程下最大再现刚度第42-43页
     ·相同刚度系数下不同线程虚拟墙性能分析第43-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力触觉再现稳定性控制方法的研究第50-62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稳定性的控制方法研究第50-52页
     ·基于无源观察/控制器的控制方法(PO/PC 方法)第51页
     ·基于能量补偿控制的控制方法第51-52页
   ·基于作用力预计算的力触觉再现方法研究第52-53页
     ·作用力的预测第52-5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3页
   ·改进的作用力预计算方法第53-60页
     ·算法设计流程第55-5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操作者特性对力触觉再现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第62-76页
   ·力触觉再现系统中操作者手臂的阻抗特性第62-65页
     ·人类手臂的力学特性第62页
     ·操作者手臂阻抗特性第62-65页
   ·操作者手臂阻抗特性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第65-69页
     ·虚拟墙模型构建第65-67页
     ·系统软件流程设计第67-6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9-74页
     ·干扰力与墙面平行的虚拟墙模型第69-72页
     ·干扰力与墙面垂直的虚拟墙模型第72-74页
     ·实验分析与总结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工作总结第76页
   ·对于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84页
附录第84-92页
 附录1 作用力计算部分相关函数第84-86页
 附录2 循环控制部分相关函数第86-89页
 附录3 交互过程中的实验数据(节选)第89-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变矩的光照、模糊不变性及三维航天器的识别算法研究
下一篇: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近距离相对位姿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