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用研究--以H电力公司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8页 |
·研究思路 | 第8页 |
·结构安排 | 第8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概述 | 第13-16页 |
·内部审计模式的演变 | 第13-14页 |
·萌芽状态下的内部审计 | 第13页 |
·财务导向内部审计 | 第13页 |
·业务导向内部审计 | 第13-14页 |
·管理导向内部审计 | 第14页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 第14-16页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 第14-15页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 第15-16页 |
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 | 第16-22页 |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的必要性和适用条件分析 | 第16-17页 |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的必要性 | 第16页 |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的适用条件 | 第16-17页 |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的目标 | 第17-19页 |
·促进公司治理水平 | 第17页 |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 第17-18页 |
·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 第18页 |
·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 第18-19页 |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的组织结构 | 第19页 |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的内容和程序 | 第19-22页 |
·构建风险数据库 | 第19页 |
·编制内部审计计划 | 第19-20页 |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 第20页 |
·具体审计实施 | 第20页 |
·审计报告阶段 | 第20-21页 |
·后续审计阶段 | 第21-22页 |
4 中国神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 第22-41页 |
·中国神华简介 | 第22-24页 |
·背景介绍 | 第22页 |
·中国神华以风险为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4页 |
·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体制保障 | 第24页 |
·中国神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分析 | 第24-36页 |
·中国神华的风险管理实践 | 第24-25页 |
·企业风险评估 | 第25-27页 |
·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 第27-28页 |
·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 第28-33页 |
·审计实施和质量控制复核 | 第33-34页 |
·审计报告阶段 | 第34-35页 |
·后续审计阶段 | 第35-36页 |
·中国神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作用和效果分析 | 第36-37页 |
·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 第36页 |
·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的增值活动 | 第36-37页 |
·促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第37页 |
·内部审计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 第37页 |
·中国神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还有待进一步整合 | 第37-38页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规范体系还不够完善 | 第38页 |
·尚未建立分层级的风险管理策略及风险应对审批机制 | 第38页 |
·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38-39页 |
·审计信息化发展不足 | 第39页 |
·完善中国神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建议 | 第39-41页 |
·逐步推进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有效整合 | 第39页 |
·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 第39页 |
·建立分层级的风险管理数据库 | 第39-40页 |
·促进内部审计的职业化 | 第40页 |
·提高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