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 第7-8页 |
| ·T形梁桥有限元分析和加固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 第12-24页 |
|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理论 | 第12页 |
| ·常用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简化计算方法 | 第12-22页 |
| ·杠杆原理法 | 第13页 |
| ·偏心压力法和修正偏心压力法 | 第13-17页 |
| ·铰接板(梁)法 | 第17-18页 |
| ·刚接板(梁)法 | 第18-20页 |
|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G—M) | 第20-22页 |
|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的变化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无损伤T形梁桥有限元分析 | 第24-43页 |
| ·装配式T形梁桥横向联结方式 | 第24-25页 |
| ·无损伤T梁有限元分析 | 第25-38页 |
|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第25-26页 |
| ·各种联结方式的建模方法 | 第26-27页 |
| ·不同联结方式的模型及计算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G—M法)计算结果 | 第32-37页 |
| ·铰接梁法计算结果 | 第37-38页 |
| ·数据对比分析 | 第38-42页 |
| ·半刚半铰联结、刚接联结有限无分析与正交异性板法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 ·铰接联结有限元分析与铰接梁法对比分析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有损伤T形梁桥有限元分析 | 第43-58页 |
| ·概述 | 第43页 |
| ·新沙立交桥病害分析和加固前荷载试验 | 第43-47页 |
| ·工程概况 | 第43页 |
| ·外观检查及病害分析 | 第43-44页 |
| ·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 | 第44页 |
| ·试验内容和加载方案 | 第44-46页 |
| ·挠度测试结果 | 第46-47页 |
| ·有损伤T梁有限元分析 | 第47-51页 |
| ·在1-1’和4-4’号节点建立约束方程的模型及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在1-1’和3-3’号节点建立约束方程的模型及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 ·在1-1’和2-2’号节点建立约束方程的模型及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数据对比分析 | 第51-54页 |
| ·有损伤T梁的建模方法的验证 | 第54-57页 |
| ·无损伤桥梁模型及加载结果 | 第54-55页 |
| ·有损伤桥梁模型及加载结果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桥梁仿真加固有限元分析 | 第58-69页 |
| ·桥梁仿真加固的基本原理 | 第58页 |
| ·增强T形梁桥整体刚度的常用方法 | 第58-64页 |
| ·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 第58-59页 |
| ·增设横隔板 | 第59-60页 |
| ·T转箱——转换截面形式 | 第60-61页 |
| ·横向预应力加固法 | 第61页 |
| ·加固横隔板 | 第61-64页 |
| ·粘贴钢板加固仿真分析 | 第64-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