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前言 | 第8-9页 |
·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边坡防护、处治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第15-32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岩土体特点分析 | 第15-16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岩体结构类型 | 第16-18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破坏形式分析 | 第18-21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 第21-25页 |
·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第21-24页 |
·散体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第24页 |
·块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第24-25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5-31页 |
·地形地貌 | 第25页 |
·地层岩性条件 | 第25-26页 |
·结构面 | 第26-27页 |
·地质构造 | 第27-28页 |
·水 | 第28-29页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29-30页 |
·其他因素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32-45页 |
·工程地质分析法 | 第32-33页 |
·极限平衡分析法 | 第33-39页 |
·瑞典条分法 | 第33-35页 |
·毕肖普法 | 第35-36页 |
·简布法 | 第36-38页 |
·斯宾赛法 | 第38-39页 |
·数值分析法 | 第39-40页 |
·非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40-43页 |
·其他常用方法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技术研究 | 第45-60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设计要素 | 第46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植物防护技术 | 第46-51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植物选择的原则 | 第46-47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种类 | 第47-48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植物防护机理研究 | 第48-51页 |
·山区高速公路植物防护优缺点 | 第51页 |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防护技术 | 第51-55页 |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防护技术的种类和特点 | 第51-54页 |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防护技术的优缺点 | 第54-55页 |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综合防护技术 | 第55-59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综合防护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55-56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综合防护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 第56-57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综合防护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第60-73页 |
·工程概况 | 第60页 |
·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情况 | 第60-62页 |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62-63页 |
·边坡局部塌滑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 第63页 |
·边坡原加固措施稳定性验算 | 第63-69页 |
·边坡加固方案优化调整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