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10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 ·全民健身基层站点的特点和功能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内外全民健身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外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点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外全民健身服务方面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外体育服务质量方面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7-18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8-19页 |
| ·访谈法 | 第19页 |
| ·观察法 | 第19-20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20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20页 |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0-37页 |
| ·南京市市区全民健身基层站点服务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0-22页 |
| ·总体服务质量与总体满意度 | 第21页 |
| ·总体服务质量与社会体育指导员满意度 | 第21-22页 |
| ·总体服务质量与场地设施满意度 | 第22页 |
| ·总体服务质量与组织管理满意度 | 第22页 |
| ·总体服务质量与经费满意度 | 第22页 |
| ·南京市市区全民健身基层站点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2页 |
| ·影响南京市市区全民健身基层站点服务质量的因子分析 | 第22-26页 |
| ·取样适当性度量(KMO)和巴特莱特球度检验 | 第22-23页 |
| ·公共因素个数的确定 | 第23页 |
| ·公共因素群的确定 | 第23-26页 |
| ·影响南京市市区全民健身基层站点服务质量因素分析 | 第26-32页 |
| ·社会服务人员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 ·组织管理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 ·场地设施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 ·健身人员因素分析 | 第30页 |
|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 ·规章制度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 ·南京市市区全民健身基层站点服务质量对策的研究 | 第32-37页 |
|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 第32-33页 |
| ·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水平 | 第33页 |
| ·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进程 | 第33页 |
| ·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化和组织化 | 第33页 |
| ·整合体育科研机构和体育院校的优质资源,加强全民健身专业人才队伍服务 | 第33页 |
| ·健全全民健身服务组织管理网络 | 第33-34页 |
|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与增强社会供给能力 | 第34页 |
| ·加强街道办事处的双重角色 | 第34页 |
| ·增强行政区的链接力度 | 第34页 |
| ·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工作,积极推动各类人群体育协调发展 | 第34-36页 |
|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方针政策的宣传 | 第34-35页 |
| ·各基层站点要与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传播科学的健身方法 | 第35页 |
| ·加快发展青少年、职工体育 | 第35页 |
| ·加快发展老年人体育 | 第35-36页 |
|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 | 第36页 |
| ·制定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建设任务和建立管理维修制度 | 第36页 |
| ·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 | 第36页 |
| ·打造全民健身休闲示范基层站点 | 第36页 |
| ·加大对全民健身基层站点的投入力度和理论研究 | 第36-37页 |
| ·加大投入力度 | 第36-37页 |
| ·加强全民健身基层站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 第37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7-39页 |
| ·结论 | 第37页 |
| ·建议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附录 | 第44-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