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理论论文

路面不平度垂向传递机理及其对车辆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1 绪论第14-23页
   ·选题背景、来源与意义第14-15页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路面不平度测试与模拟第15-17页
     ·车路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第17-19页
     ·汽车疲劳损伤研究第19-20页
     ·路面不平度与车辆损伤关系研究第20-21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3页
2 路面不平度获取与等效重构第23-46页
   ·路面不平度测试第23-26页
     ·激光路面断面检测系统第23-24页
     ·路面不平度测量第24-26页
   ·实测路面高程数据处理第26-32页
     ·试验数据预处理第26-27页
     ·路面不平度信号去除趋势项第27-28页
     ·路面不平度的滤波去噪第28-30页
     ·实测路面的功率谱密度分析第30-32页
   ·路面不平度等效重构第32-39页
     ·AR模型原理第32-35页
     ·实测路面等效重构第35-36页
     ·重构精度分析第36-39页
   ·路面重构系统开发第39-44页
     ·系统开发原理及流程第39-41页
     ·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实现第41-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3 路面不平度垂向传递特性分析第46-66页
   ·车路垂向耦合动力学系统建模第46-52页
     ·道路模型建立第46-47页
     ·车辆动力学建模第47-49页
     ·耦合作用轮胎模型建立第49-51页
     ·车路垂向耦合动力学建模第51-52页
   ·车路耦合系统模型参数识别第52-55页
     ·轮胎参数识别第52-54页
     ·悬架参数确定第54-55页
   ·复合路面不平度获取第55-60页
     ·路面垂向位移解析求解第55-57页
     ·路面垂向位移仿真分析第57-58页
     ·复合路面不平度随机特性分析第58-60页
   ·复合路面不平度垂向传递参数仿真分析第60-65页
     ·车辆结构响应的仿真分析第60-63页
     ·车轮动载荷仿真分析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4 路面不平度引起车辆结构响应的实车验证第66-73页
   ·试验准备第66-67页
   ·试验过程及说明第67-68页
   ·试验数据获取第68-69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69-72页
     ·车辆结构响应参数验证第70-71页
     ·车辆系统响应特性分析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5 不同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车辆结构疲劳损伤分析第73-104页
   ·车辆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第73-76页
     ·车辆结构三维模型建立第73-74页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74-76页
     ·应力测试位置第76页
   ·车辆结构载荷测试第76-88页
     ·结构应变测试第76-81页
     ·应变载荷标定第81-85页
     ·载荷谱信号处理及分析第85-87页
     ·最大主应力计算第87-88页
   ·载荷谱编制第88-94页
     ·雨流计数法第88-90页
     ·雨流计数结果第90-91页
     ·载荷谱统计分布的假设检验第91-94页
   ·疲劳积累损伤分析与寿命预估第94-103页
     ·疲劳积累损伤理论第94-95页
     ·测点载荷的零均值转化第95页
     ·结构应力集中修正第95-96页
     ·车辆结构疲劳损伤分析第96-99页
     ·不同路面不平度引起疲劳损伤的表示方法第99-101页
     ·车辆结构疲劳寿命预估第10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4-108页
   ·全文总结与结论第104-105页
   ·论文创新点第105-106页
   ·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完成的论文第118页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习任务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下一篇:船用柴油机复杂零件CAD/CAPP/CAM集成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