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社会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关于大学社会评价基本问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大学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内涵的研究 | 第13-16页 |
·关于大学社会评价的评价标准的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大学 | 第18页 |
·社会评价 | 第18-19页 |
·评价标准 | 第19-21页 |
第2章 美国大学社会评价标准 | 第21-33页 |
·美国高等院校认证标准 | 第21-28页 |
·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目的 | 第22页 |
·院校基本办学条件 | 第22-25页 |
·有关正在达到办学目的方面 | 第25-26页 |
·有关有继续实现办学目的的能力方面 | 第26-28页 |
·美国大学排行的标准 | 第28-33页 |
第3章 中国大学社会评价标准 | 第33-40页 |
·中国大学认证的标准 | 第33-36页 |
·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 第33-34页 |
·基本办学条件 | 第34-35页 |
·学校管理 | 第35-36页 |
·人才培养基本质量 | 第36页 |
·中国大学排行的标准 | 第36-40页 |
第4章 中美大学社会评价标准的比较 | 第40-53页 |
·中美大学社会评价标准的相同点 | 第40-46页 |
·中美大学院校认证标准的相同点 | 第40-43页 |
·中美大学排行标准的相同点 | 第43-46页 |
·中美大学社会评价标准的不同点 | 第46-50页 |
·中美院校认证标准的不同点 | 第46-49页 |
·中美大学排行标准的不同点 | 第49-50页 |
·原因分析 | 第50-53页 |
·政治方面因素 | 第50-51页 |
·文化方面因素 | 第51页 |
·技术方面因素 | 第51-53页 |
第5章 启示及建议 | 第53-59页 |
·启示 | 第53-55页 |
·转变政府职能,成立专业性认证中介机构 | 第53-54页 |
·立足国情,建立合理的大学分类标准和分类评估 | 第54-55页 |
·增加排行的信度,扩大数据来源渠道 | 第55页 |
·具体建议 | 第55-59页 |
·强调自评为主,重视外部考察与自评相结合 | 第55-56页 |
·注重定量与定性指标体系相结合 | 第56页 |
·建立一般性指标与个性化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 第56页 |
·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评估 | 第56-57页 |
·对排行具体指标的设置建议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