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动画视听语言的研究 | 第12-13页 |
·动画编导艺术的研究 | 第13-15页 |
·动画产业与动漫文化的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日本电视动画各元素的创作形态与修辞手法 | 第17-44页 |
·日本电视动画各元素的创作形态 | 第17-23页 |
·角色造型的艺术形态 | 第17-20页 |
·角色运动的表现形态 | 第20-21页 |
·动画场景的呈现形态 | 第21-23页 |
·日本电视动画的主要修辞手法 | 第23-44页 |
·比拟辞格的巧妙运用 | 第23-25页 |
·省略辞格的灵活掌握 | 第25-32页 |
·夸张辞格的适度表达 | 第32-38页 |
·变形辞格的合理呈现 | 第38-41页 |
·隐喻辞格的恰当表意 | 第41-44页 |
第3章 日本电视动画修辞的形成 | 第44-57页 |
·图像符号的多样化 | 第44-47页 |
·抽象概念的形象化处理 | 第44-45页 |
·创意性图像符号的形成 | 第45-47页 |
·剧本创作的视觉化 | 第47-53页 |
·对白设计的时代性与生动性 | 第47-49页 |
·创造性改写与批判性继承的改编 | 第49-51页 |
·行业故事与传统文化的移植 | 第51-53页 |
·意义空间的共通化 | 第53-57页 |
·意义空间构建中的全球视角 | 第53-54页 |
·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解读 | 第54-55页 |
·意义空间构建中题材选择的特性 | 第55-57页 |
第4章 日本电视动画修辞的审美特性 | 第57-65页 |
·意义空间的现实感 | 第57-60页 |
·场景设计理念的流变 | 第57-58页 |
·意义空间中的现实元素 | 第58-60页 |
·完整形象体系的意象性 | 第60-62页 |
·意象内涵的挖掘 | 第60-61页 |
·象征语义的形成 | 第61-62页 |
·体现动画深层魅力的荒诞性 | 第62-65页 |
·外在表达的荒诞美 | 第62-63页 |
·故事内在的荒诞性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A 优秀日本电视动画一览表(1963 年—2013 年) | 第70-79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