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前言 | 第7-11页 |
一、《训民正音》的创制过程及基本内容 | 第11-23页 |
1 背景 | 第12-14页 |
·历史背景 | 第12-13页 |
·学术背景 | 第13-14页 |
2 版本问题 | 第14-15页 |
3 创制原理及相关内容 | 第15-18页 |
·起源概说 | 第15-17页 |
·内容概要 | 第17-18页 |
4 韩字的特点 | 第18-21页 |
5 朝鲜语中的固有词和汉字词 | 第21-23页 |
二、《训民正音》的语音系统与古汉语语音系统对比分析 | 第23-41页 |
1 《训民正音》中23初发声字母与中古汉语36字母对比分析 | 第23-29页 |
·朝鲜语舌音不分舌头、舌上音 | 第25-27页 |
·朝鲜语唇音不分重唇、轻唇音 | 第27-28页 |
·朝鲜语齿音不分齿头、正齿音 | 第28-29页 |
2 《训民正音》中11个基本元音及韵母系统与中古韵母系统对比分析 | 第29-35页 |
·韵母之间的异同及其关系 | 第29-33页 |
·韵尾之间的异同及其关系 | 第33-35页 |
3 《训民正音》中声调系统分析 | 第35-41页 |
·朝鲜语中是否存在声调 | 第35-36页 |
·朝鲜语入声分析 | 第36-38页 |
·朝鲜语声调的发展 | 第38-41页 |
三、由《训民正音》探朝鲜语与古汉语语音相关的一些问题 | 第41-49页 |
1 古音的保留 | 第41-43页 |
·“见”组字不腭化 | 第41-42页 |
·浊辅音的记载 | 第42-43页 |
2 “精”“照”组字的具体分析 | 第43-45页 |
3 复辅音声母浅论 | 第45-49页 |
四、余论 | 第49-51页 |
五、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