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 第12-16页 |
·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国外文献 | 第16-19页 |
·国内文献 | 第19-23页 |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股权激励的理论阐述及现状 | 第25-38页 |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7-28页 |
·利益趋同假说 | 第28页 |
·管理者防御假说 | 第28-29页 |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 | 第29-38页 |
·试点阶段 | 第29-31页 |
·实施阶段 | 第31-38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38-56页 |
·盈余管理调整前股权激励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8-48页 |
·假设1的提出 | 第38-39页 |
·样本数据的选择 | 第39-40页 |
·变量的设定 | 第40-43页 |
·样本描述统计 | 第43-44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 第44-46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盈余管理测度 | 第48-49页 |
·Jones模型选取 | 第48页 |
·可操纵应计会计利润的计算 | 第48-49页 |
·经盈余管理调整后股权激励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9-53页 |
·假设2的提出 | 第49-50页 |
·新加入变量 | 第50-51页 |
·经盈余管理调整后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进一步分析 | 第53-56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56-63页 |
·外部机制完善 | 第56-60页 |
·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 第56-57页 |
·逐步实施鼓励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 | 第57-58页 |
·完善经理人市场 | 第58-60页 |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60页 |
·内部机制完善 | 第60-63页 |
·完善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 | 第60-61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61-62页 |
·建立健全业绩评价体系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1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