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内涵 | 第10-14页 |
(一) 企业大学界定 | 第10-12页 |
(二) 企业大学类型 | 第12-13页 |
(三) 企业大学功能 | 第13-14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二) 企业大学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设计 | 第18-2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三) 思路设计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中美企业大学发展概况比较分析 | 第21-29页 |
一、中美企业大学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一) 美国企业大学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二) 中国企业大学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二、中美企业大学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一) 美国企业大学发展现状 | 第24页 |
(二) 中国企业大学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三、中美企业大学发展特点 | 第25-28页 |
(一) 美国企业大学发展特点 | 第25-27页 |
(二) 国内企业大学发展特点 | 第27-28页 |
四、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中美企业大学运营模式比较分析 | 第29-36页 |
一、典型企业大学战略定位比较 | 第29-31页 |
(一) 美国典型企业大学战略定位 | 第29-30页 |
(二) 中国典型企业大学战略定位 | 第30页 |
(三) 比较:美国向利润中心过渡,国内向非盈利机构过渡 | 第30-31页 |
二、典型企业大学资金运行模式比较 | 第31-33页 |
(一) 美国典型企业大学资金运行模式 | 第31-32页 |
(二) 中国典型企业大学资金运行模式 | 第32页 |
(三) 比较:美国向商业化方向发展,国内以企业预算为主 | 第32-33页 |
三、典型企业大学办学模式比较 | 第33-34页 |
(一) 美国典型企业大学办学模式 | 第33页 |
(二) 中国典型企业大学办学模式 | 第33-34页 |
(三) 比较:美国自主创建模式较多,国内以模仿为主 | 第34页 |
四、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中美企业大学运营模式支持体系比较分析 | 第36-48页 |
一、典型企业大学课程体系比较 | 第36-40页 |
(一) 美国典型企业大学课程体系 | 第36-38页 |
(二) 中国典型企业大学课程体系 | 第38-40页 |
(三) 比较:均注重体系性与针对性,中国缺少课程开发理念 | 第40页 |
二、典型企业大学师资体系比较 | 第40-44页 |
(一) 美国典型企业大学师资体系 | 第41-42页 |
(二) 中国典型企业大学师资体系 | 第42-44页 |
(三) 比较:美国专职讲师要求较高,国内讲师普遍按分级认证 | 第44页 |
三、典型企业大学评估体系比较 | 第44-47页 |
(一) 美国典型企业大学评估体系 | 第44-46页 |
(二) 中国典型企业大学评估体系 | 第46页 |
(三) 比较:美国重视构建评估体系,国内无实际意义的评估体系 | 第46-47页 |
四、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中国企业大学发展趋势及建议 | 第48-52页 |
一、中国企业大学未来发展趋势 | 第48-49页 |
(一) 企业创建企业大学空间巨大 | 第48页 |
(二) 虚拟化的教学方式将进一步普及 | 第48-49页 |
(三) 独特课程体系将成发展重点 | 第49页 |
(四) 逐步成为运营独立的实体 | 第49页 |
(五) 对外合作将更加深入和丰富 | 第49页 |
二、中国企业大学发展建议 | 第49-52页 |
(一) 从国情出发,打造中国特色企业大学 | 第49-50页 |
(二)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找准定位 | 第50页 |
(三) 打造效益中心,实现财务独立 | 第50页 |
(四) 精心设置课程,创新推送方式 | 第50页 |
(五) 建立健全评估体系,进行量化管理 | 第50-51页 |
(六) 加强与伙伴合作,充分利用行业资源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