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预报论文--主要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预报论文

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四季的划分及与夏季降水的关系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2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面临的新问题第12-13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中国四季的客观定量划分及变化特征第15-28页
   ·引言第15页
   ·季节划分方法第15-18页
     ·候平均温度方法第15-16页
     ·多要素相似度量方法第16-17页
     ·非线性似度量方法第17页
     ·季节内离差最优分割方法第17-18页
     ·候期的计算方法第18页
   ·资料及处理第18-19页
   ·几种方法划分结果的比较第19-23页
   ·中国多年平均四季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分布特征第23-26页
     ·四季起始时间特征第23-25页
     ·四季持续时间特征第25-26页
   ·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中国季节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第28-37页
   ·引言第28页
   ·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四季的响应特征第28-35页
     ·四季平均持续天数的时间演变特征第28-30页
     ·四季平均起始候数的时间演变特征第30-32页
     ·四季平均持续天数的空间演变特征第32-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中国东部前冬季节来临早晚与夏季降水的关系第37-54页
   ·引言第37页
   ·资料和方法第37-39页
     ·资料第37-38页
     ·区域划分第38页
     ·区域平均计算方法第38-39页
     ·季节划分第39页
   ·中国东部地区季节来临时间与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第39-45页
     ·中国东部近50年前冬季节来临时间的变化第39-40页
     ·前冬来临时间与季风的关系第40-41页
     ·前冬季节来临早晚与夏季降水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1-42页
     ·中国东部平均前冬季节来临早晚与雨带的关系第42-44页
     ·中国东部平均前冬季节来临早晚对应的夏季降水合成分析第44-45页
   ·前冬季节来临早晚对应的环流、水汽输送及海温场形势第45-51页
     ·前冬季节来临早晚对应的环流特征第45-47页
     ·中国东部前冬季节来临早晚对应的水汽通量场特征第47-49页
     ·中国东部前冬季节来临早晚对应的海温场特征第49-51页
   ·前冬来临早晚影响夏季降水的机理模型第51-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第54-57页
   ·结论第54-55页
   ·讨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藏高原东北部树轮气候响应非线性模式与区域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下一篇:河谷城市兰州热岛效应的观测与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