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 ·树轮气候响应机制研究 | 第13-15页 |
| ·单点树轮气候重建 | 第15-16页 |
| ·面域树轮气候重建 | 第16-17页 |
| ·气候驱动机制研究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采集 | 第20-24页 |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 ·气候特征 | 第21-22页 |
| ·植被特征 | 第22页 |
| ·树轮年表与气象资料采集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圆柏树轮气候响应非线性模式 | 第24-45页 |
| ·树轮年表与气象资料 | 第25-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34页 |
| ·VS模型简介 | 第27-32页 |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 第32-34页 |
| ·利用VS生理模型模拟祁连圆柏对气候要素的响应过程 | 第34-39页 |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青藏高原东北部树木径向生长 | 第39-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历史变化研究 | 第45-6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 ·区域干旱变化历史 | 第49-51页 |
| ·区域湿度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 第51-53页 |
| ·可能的机制 | 第53-58页 |
| ·区域水文气候R/S分析 | 第58-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个人简历,教育经历,获奖情况, 参加课题情况及发表文章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