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型制动系统匹配与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 第11-18页 |
·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制动系统的分类 | 第13-18页 |
·制动系统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第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第2章 制动系统的设计内容及方法 | 第21-37页 |
·制动系统的目的与功能 | 第21-25页 |
·制动系统的目的 | 第21-23页 |
·制动系统的功能及评价指标 | 第23-25页 |
·对制动系统匹配计算时的设计输入条件 | 第25-27页 |
·制动系统理论分析及设计计算 | 第27-36页 |
·车辆在制动工况的受力分析 | 第27-28页 |
·前后制动力理想分配曲线(I 曲线) | 第28-30页 |
·实际前后制动力分配(β 曲线) | 第30页 |
·制动强度,利用附着系数与同步附着系数 | 第30-33页 |
·车辆的减速度和制动距离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设计计算 | 第37-59页 |
·制动器 | 第37-46页 |
·鼓式制动器 | 第37-44页 |
·盘式制动器 | 第44-45页 |
·制动器效能因数与摩擦系数的关系 | 第45-46页 |
·制动主缸与助力器 | 第46-53页 |
·制动主缸 | 第46-47页 |
·制动主缸的工作行程计算 | 第47-48页 |
·制动助力器的特性计算 | 第48-53页 |
·制动踏板行程和踏板力 | 第53-54页 |
·对制动踏板的行程的几个要求 | 第53页 |
·影响制动踏板行程的因素 | 第53页 |
·踏板工作行程 | 第53-54页 |
·制动踏板力的计算 | 第54页 |
·驻车机构 | 第54-58页 |
·最大管路压力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某车型制动系统的匹配计算 | 第59-79页 |
·制动系统结构 | 第59页 |
·制动系统相关参数 | 第59-62页 |
·整车主要设计参数及要求 | 第59-60页 |
·前、后制动器参数 | 第60-61页 |
·驻车制动器参数 | 第61页 |
·制动总泵及真空助力器和制动踏板参数 | 第61-62页 |
·制动总泵及真空助力器参数曲线 | 第62页 |
·整车前、后制动力分配系数 | 第62-68页 |
·汽车空、满载情况下前后轴法向反作用力变化情况 | 第62-64页 |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和β 线 | 第64-66页 |
·利用附着系数和附着效率 | 第66-68页 |
·制动距离校核 | 第68-69页 |
·制动管路压力校核 | 第69页 |
·制动踏板力校核 | 第69-70页 |
·驻车制动校核 | 第70-71页 |
·驻车手柄力校核 | 第71-72页 |
·真空助力器失效及单管路失效校核 | 第72-73页 |
·利用 EXCEL 对制动系统匹配设计的编程应用 | 第73-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9-81页 |
·总结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