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天然色素的概述 | 第10-13页 |
·花青素 | 第10-11页 |
·甜菜色素 | 第11-12页 |
·叶绿素 | 第12-13页 |
·天然色素的提取 | 第13-14页 |
·溶剂浸提法 | 第13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3页 |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 | 第13-14页 |
·微波辅助萃取法 | 第14页 |
·酶解提取法 | 第14页 |
·双水相萃取分离法 | 第14-15页 |
·双水相形成及其萃取分离原理 | 第14-15页 |
·双水相体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第15页 |
·天然色素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天然色素的染色牢度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8-24页 |
·实验药品、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实验药品 | 第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天然色素的提取 | 第19-20页 |
·红豆杉叶绿素锌钠盐的制备 | 第20页 |
·生丝脱胶 | 第20页 |
·紫薯色素对蚕丝织物的染色 | 第20页 |
·紫甘蓝色素对脱胶蚕丝的染色 | 第20页 |
·商陆色素对蚕丝织物的直接染色 | 第20页 |
·商陆色素对蚕丝织物的预媒染色 | 第20-21页 |
·商陆色素对蚕丝织物的同媒染色 | 第21页 |
·商陆色素对蚕丝织物的后媒染色 | 第21页 |
·红豆杉叶绿素锌钠盐对羊毛的染色 | 第21页 |
·测试方法 | 第21-24页 |
·花青素浓度的测定 | 第21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21-22页 |
·荧光光谱 | 第22页 |
·叶绿素浓度的测定 | 第22页 |
·上染百分率的计算 | 第22页 |
·染色织物 K/S 值 | 第22页 |
·水洗牢度 | 第22-23页 |
·摩擦牢度 | 第23页 |
·日晒牢度 | 第23页 |
·织物的抗紫外性能 | 第2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3页 |
·织物耐光性能 | 第23页 |
·红外谱图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55页 |
·双水相体系与超声协同提取紫薯花青素 | 第24-30页 |
·超声温度对紫薯花青素浓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紫薯粉末用量对紫薯花青素浓度的影响 | 第25页 |
·超声时间对紫薯花青素浓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星点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 第27-28页 |
·效应面优化提取工艺 | 第28-30页 |
·溶剂浸提法提取天然色素 | 第30-35页 |
·料液比对商陆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提取温度对商陆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提取时间对商陆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红豆杉叶提取液吸收光谱图 | 第33页 |
·红豆杉叶叶绿素提取的正交实验 | 第33-35页 |
·花青素类色素对蚕丝的染色性能 | 第35-43页 |
·紫薯色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 | 第35-37页 |
·染浴 pH 值对花青素类色素染色织物 K/S 值的影响 | 第37-38页 |
·染色温度对花青素类色素染色织物 K/S 值的影响 | 第38-40页 |
·紫薯色素上染速率曲线 | 第40-41页 |
·紫薯色素染色织物牢度 | 第41页 |
·紫薯染色织物的抗紫外性能 | 第41-42页 |
·蚕丝纤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42-43页 |
·媒染剂对天然色素染色的影响 | 第43-48页 |
·媒染剂对花青素染色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媒染剂对甜菜色素染色 K/S 值的影响 | 第44-45页 |
·媒染方法对甜菜色素染色 K/S 值的影响 | 第45-47页 |
·媒染对织物染色牢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红豆杉叶绿素锌钠盐对羊毛的染色性能 | 第48-55页 |
·叶绿素锌钠盐的可见吸收光谱图 | 第48-50页 |
·叶绿素锌钠盐的荧光光谱图 | 第50-51页 |
·叶绿素锌钠盐的红外谱图 | 第51页 |
·染色温度对叶绿素锌钠盐染色织物 K/S 值的影响 | 第51-52页 |
·叶绿素锌钠盐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提升性 | 第52-53页 |
·染色织物的水洗牢度 | 第53-54页 |
·染色织物的耐光性能 | 第54-55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