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板式取料机取料臂的结构形式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堆取料机的发展历程 | 第10页 |
·刮板式堆取料机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刮板式的堆取料机分类 | 第11-13页 |
·研究对象特性 | 第13-17页 |
·课题研究 | 第17-20页 |
·问题提出 | 第17-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0-32页 |
·金属结构 | 第20-24页 |
·分类 | 第20-21页 |
·强度理论 | 第21-22页 |
·刚度理论 | 第22-23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23-24页 |
·有限元 | 第24-30页 |
·有限元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有限元问题求解 | 第25-26页 |
·弹性力学 | 第26-28页 |
·梁单元 | 第28-29页 |
·壳单元 | 第29页 |
·薄板单元 | 第29-30页 |
·ANSYS 软件 | 第30-31页 |
·有限元的应用 | 第31页 |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第3章 取料臂的结构形式 | 第32-40页 |
·结构形式 | 第32-38页 |
·板梁式取料臂 | 第33-36页 |
·桁架式取料臂 | 第36-37页 |
·圆管式取料臂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取料臂的载荷计算 | 第40-46页 |
·工程概述 | 第40页 |
·载荷计算 | 第40-43页 |
·自重载荷 | 第41页 |
·工作载荷 | 第41-43页 |
·加载模式 | 第43-44页 |
·工况选择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两种不同取料臂的力学性能比较 | 第46-54页 |
·引论 | 第46页 |
·两种不同形式的取料臂结构模型建立 | 第46-49页 |
·单元选择 | 第47-48页 |
·约束处理 | 第48页 |
·载荷施加 | 第48-49页 |
·使用单位 | 第49页 |
·应力分析 | 第49-51页 |
·上仰空载: | 第49-50页 |
·下俯满载: | 第50页 |
·水平满载: | 第50-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页 |
·变形分析 | 第51-53页 |
·上仰空载: | 第51-52页 |
·下俯满载: | 第52页 |
·水平满载: | 第52-53页 |
·结果分析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取料臂结构对部件选型的影响 | 第54-58页 |
·取料装置构造 | 第54页 |
·取料工艺 | 第54-55页 |
·部件选型 | 第55页 |
·链轮选型 | 第55-56页 |
·减速器选型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7章 制造及安装方面的比较 | 第58-62页 |
·本章引论 | 第58页 |
·取料臂的制造 | 第58-60页 |
·放样、下料、组立、焊接 | 第58-59页 |
·演装 | 第59页 |
·涂装 | 第59-60页 |
·包装 | 第60页 |
·取料臂的安装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8章 总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后续工作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