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合作经济组织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概述 | 第10-21页 |
| ·西方经典合作经济组织的思想理论 | 第10-13页 |
|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经济组织思想 | 第10-11页 |
|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合作经济组织思想 | 第11-12页 |
| ·新一代合作社理论 | 第12-13页 |
| ·马克思主义经典合作经济组织理论 | 第13-18页 |
|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 | 第13-15页 |
| ·列宁的合作经济组织思想 | 第15-17页 |
| ·毛泽东的合作经济组织思想 | 第17-18页 |
| ·新制度经济学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 | 第18-21页 |
| ·交易费用理论视角下的合作经济组织 | 第18-20页 |
| ·产权理论视角下的合作经济组织 | 第20-21页 |
| 第2章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历史发展轨迹 | 第21-29页 |
|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第21-23页 |
| ·改革开放后农业合作经济的演变与发展 | 第23-24页 |
| ·当前我国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第24-29页 |
| ·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 | 第24-25页 |
| ·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与遵循的原则 | 第25-27页 |
| ·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 第27-29页 |
| 第3章 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出现的问题 | 第29-35页 |
| ·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客观制约因素 | 第29-32页 |
| ·不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 | 第29-30页 |
| ·不健全的财税、金融管理制度 | 第30页 |
| ·不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 | 第30-31页 |
| ·不发达的信息技术网络 | 第31-32页 |
| ·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主体关系失衡 | 第32-35页 |
| ·政府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关系的失衡 | 第32-33页 |
| ·组织成员间潜在的利益冲突 | 第33-35页 |
| 第4章 完善我国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措施 | 第35-44页 |
| ·发挥政府及组织化领导对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 第35-36页 |
| ·政府在融资与税收层面对组织的作用 | 第35页 |
| ·政府在社会服务层面对组织的作用 | 第35-36页 |
| ·完善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机制 | 第36-37页 |
| ·提高制度化管理力度 | 第36页 |
| ·健全财务与监督管理机制 | 第36-37页 |
| ·完善利益分配管理机制 | 第37页 |
| ·加强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力资源建设 | 第37-39页 |
| ·加大宣传力度与提高人员素质 | 第37-38页 |
| ·健全组织内部定期考核制度 | 第38-39页 |
| ·充分发挥规模化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 | 第39-41页 |
| ·规模化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 | 第39-40页 |
| ·创建更多的新型规模化合作经济组织 | 第40-41页 |
| ·完善一体化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第41-44页 |
| ·坚持“一体化与经营紧密结合”方针 | 第41-42页 |
| ·提高组织服务与管理效能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