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大学生责任教育概述第19-26页
   ·责任教育含义的界定第19-21页
     ·责任的含义第19-20页
     ·责任教育的基本内涵第20-21页
   ·大学生责任教育概述第21-26页
     ·大学生责任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第21-22页
     ·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特征第22-24页
     ·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基本要素第24-26页
第3章 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基本状况第26-36页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第26页
   ·大学生责任教育现状第26-33页
     ·对责任教育的一般性认识与理解第26-28页
     ·对责任意识形成的认识与评价第28-29页
     ·对责任行为履行的认识与评价第29-31页
     ·对具体情境中责任感的认识和评价第31-32页
     ·对责任评价表现方式的认识和选择第32-33页
   ·大学生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利己动机影响责任意识转化为责任行为第33页
     ·大学生的责任认知有待加强第33-34页
     ·责任评价内部失衡第34-36页
第4章 大学生责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6页
   ·自我责任教育水平的偏差第36-37页
     ·缺乏对“责任”的深刻理解第36-37页
     ·缺乏对具体活动的参与意愿第37页
   ·家庭责任教育理念的误区第37-39页
     ·“唯利益论”,忽视责任教育第38页
     ·“唯帮助论”,阻碍责任形成第38-39页
   ·学校责任教育工作的缺位第39-43页
     ·忽略教育的连续性第40-41页
     ·忽视学生在责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第41页
     ·缺乏进行责任教育的多种手段第41-42页
     ·缺少开展责任教育的环境支撑第42-43页
   ·社会责任教育氛围的缺失第43-46页
     ·市场经济的负效应第43-44页
     ·大众传媒的不利影响第44-46页
第5章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对策思考第46-56页
   ·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教育水平第46-48页
     ·借助我国传统文化,发掘大学生责任教育的评价资源第46-47页
     ·利用身边感动人物,激发大学生参与责任活动的责任感第47-48页
   ·转变家庭责任教育理念第48-49页
     ·父母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第48页
     ·父母要以正确的行为改变大学生的责任行为第48-49页
   ·改善学校责任教育工作第49-53页
     ·以现实为参照,确定大学生责任培养计划第49-50页
     ·以学生为根本,转变教师和高校责任工作理念第50-51页
     ·以知识为基础,创新大学生责任养成的方式方法第51-52页
     ·以责任为主线,培植有利于大学生责任养成的环境氛围第52-53页
   ·创设社会责任教育氛围第53-56页
     ·政府要打击责任缺失行为,倡导“责任社会”第53-54页
     ·大众传媒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完善监督机制第54-56页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7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探析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