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1页 |
·纳米材料 | 第14-17页 |
·纳米材料定义及其分类 | 第14页 |
·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14-15页 |
·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15-17页 |
·贵金属纳米材料 | 第17页 |
·离子液体 | 第17-22页 |
·离子液体发展历史 | 第17-18页 |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19-22页 |
·微乳液 | 第22-29页 |
·微乳液的定义 | 第22-24页 |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 第24-25页 |
·微乳液的结构 | 第25-27页 |
·微乳液的应用 | 第27-29页 |
·本文构思 | 第29-31页 |
第2章 离子液体及其微乳液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 第31-40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实验药品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离子液体[BMIM]PF_6的制备 | 第32-33页 |
·离子液体[BMIM]PF_6的结构分析 | 第33页 |
·W/IL微乳液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离子液体[BMIM]PF_6的核磁共振分析 | 第34页 |
·W/IL微乳液中各组分的比例 | 第34-35页 |
·W/IL微乳液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35-37页 |
·W/IL微乳液的增溶性质研究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离子液体微乳液中聚吡咯膜的电化学合成 | 第40-50页 |
·前言 | 第40-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实验药品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实验所需溶液 | 第41页 |
·聚吡咯膜的制备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吡咯聚合的阳极极化行为研究 | 第42-44页 |
·吡咯聚合的伏安研究 | 第44-45页 |
·吡咯单体浓度对电聚合行为的影响 | 第45页 |
·吡咯聚合的计时电流研究 | 第45-46页 |
·聚吡咯膜的表征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离子液体微乳液中原位合成Pd纳米颗粒与催化Heck反应研究 | 第50-61页 |
·前言 | 第50-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实验药品 | 第51页 |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所需溶液 | 第52页 |
·Pd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52页 |
·Pd纳米颗粒的表征 | 第52-53页 |
·Pd-W/IL体系对Heck反应催化性能研究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TX-100原位还原Pd~(2+)能力研究 | 第53-54页 |
·Pd纳米颗粒的形貌表征 | 第54-55页 |
·时间温度对Pd-W/IL体系催化Heck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碱对Pd-W/IL体系催化Heck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Pd-W/IL体系催化Heck反应循环性能研究 | 第57-58页 |
·Pd-W/IL体系催化Heck反应普适性研究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离子液体微乳液中合成Pd-Au双金属纳米颗粒与电催化乙醇氧化 | 第61-72页 |
·前言 | 第61-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实验药品 | 第62页 |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酸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62-63页 |
·实验所需溶液 | 第63页 |
·Pd4A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63页 |
·Pd4A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结构表征 | 第63页 |
·Pd4Au纳米颗粒对乙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Pd4A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第64页 |
·Pd4A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XRD研究 | 第64-65页 |
·Pd4A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TEM研究 | 第65-67页 |
·Pd4Au双金属纳米颗粒形成机理探讨 | 第67页 |
·Pd4Au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乙醇电化学氧化性能研究 | 第67-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离子液体微乳液中合成Pd/Graphene复合材料催化乙醇氧化 | 第72-83页 |
·前言 | 第72-73页 |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实验药品 | 第73页 |
·实验仪器 | 第73页 |
·实验所需溶液 | 第73-74页 |
·GO的制备 | 第74页 |
·Pd/Graphene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74页 |
·Pd/Graphene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组成分析 | 第74-75页 |
·Pd/Graphene复合材料对乙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2页 |
·Pd/Graphene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 第75-76页 |
·Pd/Graphene复合材料的形貌研究 | 第76-77页 |
·Pd/Graphene复合材料的XRD研究 | 第77页 |
·Pd/Graphene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研究 | 第77-78页 |
·Pd/Graphene复合材料催化乙醇电化学氧化性能研究 | 第78-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第7章 欠电位-置换法合成Au-Ag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苄氯还原 | 第83-92页 |
·前言 | 第83-84页 |
·实验部分 | 第84-86页 |
·实验药品 | 第84页 |
·实验仪器 | 第84-85页 |
·实验所需溶液 | 第85页 |
·Ag/Au纳米颗粒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第85-86页 |
·Ag/Au/GC电极对苄氯还原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86页 |
·各种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8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6-91页 |
·Ag/Au纳米颗的UPD-置换合成 | 第86-87页 |
·Ag/Au/GC电极的表面形貌 | 第87-88页 |
·Ag/Au/GC电极对苄氯还原的电化学催化 | 第88-89页 |
·Ag/Au/GC电极的稳定性研究 | 第89-90页 |
·Ag/Au/GC电极电解后的形貌研究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12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