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7页 |
Abstract | 第17-24页 |
1. 绪论 | 第24-4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4-25页 |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 第25-29页 |
·出版业面临的机遇 | 第25-26页 |
·出版业面临的挑战 | 第26-2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9-3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述评 | 第31-37页 |
·关于制度创新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31页 |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研究现状 | 第31-36页 |
·简评 | 第36-37页 |
·研究思路、难点和方法 | 第37-40页 |
·研究的思路和逻辑 | 第37-39页 |
·研究难点 | 第39-40页 |
·研究方法 | 第40页 |
·主要创新之处 | 第40-41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41-43页 |
2. 中国出版业制度的构成与特点 | 第43-64页 |
·出版业的特征 | 第43-48页 |
·出版业的内涵 | 第43-44页 |
·出版业的属性和功能 | 第44-47页 |
·出版业和出版物的经济特征 | 第47-48页 |
·中国出版业的制度构成 | 第48-55页 |
·出版业的准入制度 | 第48-51页 |
·出版业的内容制度 | 第51-52页 |
·出版业的产权制度 | 第52-55页 |
·中国出版业制度的形成、变迁和特点 | 第55-62页 |
·我国出版业制度的形成 | 第55-57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制度变迁的阶段性 | 第57-59页 |
·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特点、动力和制约因素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3. 中国出版业制度的三角框架及博弈分析 | 第64-87页 |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三角分析框架 | 第64-74页 |
·制度经济学中的“三角” | 第64-67页 |
·三种交易方式之间的联系 | 第67-69页 |
·制度三角分析的扩展 | 第69-72页 |
·制度三角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的运用 | 第72-74页 |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博弈分析 | 第74-85页 |
·出版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博弈关系 | 第74-76页 |
·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76-81页 |
·博弈模型的求解 | 第81-84页 |
·模型的结果讨论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4. 中国出版业企业制度的创新 | 第87-117页 |
·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企业制度及其启示 | 第87-97页 |
·基于明晰产权制度的兼并重组与分层管理 | 第87-89页 |
·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 | 第89-93页 |
·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经营制度 | 第93-95页 |
·西方出版企业制度的启示 | 第95-97页 |
·我国出版业企业制度问题分析 | 第97-103页 |
·企业内交易成本过高 | 第97-99页 |
·产权改革不到位,产权安排的有效性不足 | 第99-101页 |
·出版企业内部治理尚待完善 | 第101-103页 |
·出版业企业制度创新之路径及而向 | 第103-111页 |
·理顺产权关系,促进出版业产权安排的有效性 | 第103-106页 |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 | 第106-109页 |
·发挥出版行业协会的支持作用 | 第109-110页 |
·促进出版企业内部市场化 | 第110-111页 |
·出版企业制度创新案例分析 | 第111-116页 |
·企业基本情况 | 第111-112页 |
·制度创新经验 | 第112-115页 |
·制度创新总结与建议 | 第115-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5. 中国出版业市场制度的创新 | 第117-134页 |
·出版业市场化发展的目标选择 | 第117-120页 |
·市场机制的优势 | 第117-119页 |
·出版业发展与市场化的关系 | 第119-120页 |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制度准备 | 第120-124页 |
·市场化的逻辑起点:产权制度 | 第120-121页 |
·市场化的内部前提:公司治理结构 | 第121-122页 |
·市场化的外部条件:竞争性市场 | 第122-124页 |
·正确定位市场与企业、政府的边界 | 第124-128页 |
·市场机制与企业内部机制的互补 | 第124-126页 |
·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互补 | 第126-128页 |
·制度三角互补下市场制度创新的有效路径 | 第128-133页 |
·市场制度创新的基础: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128页 |
·市场制度创新的主体: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出版业市场主体 | 第128-130页 |
·市场制度创新的实现过程:完善竞争性的出版业市场 | 第130-131页 |
·市场机制创新的交易方式:发展新型的出版市场交易途径 | 第131-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6. 中国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 | 第134-162页 |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的变迁 | 第134-137页 |
·古代出版业的政府管理制度 | 第134-135页 |
·近代出版业的政府管理制度 | 第135页 |
·当代中国出版业的政府管理制度 | 第135-137页 |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137-143页 |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指导思想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137-139页 |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模式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139-140页 |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内容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140-143页 |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指导思想的创新 | 第143-150页 |
·遵循舆论导向原则 | 第143-144页 |
·采用分类规制原则 | 第144-146页 |
·遵循市场规则原则 | 第146-148页 |
·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 | 第148-150页 |
·出版业政府管理的具体制度创新 | 第150-161页 |
·出版业规制模式创新 | 第150-154页 |
·市场准入规制创新 | 第154-157页 |
·出版审查方式创新 | 第157-158页 |
·出版市场监管创新 | 第158-160页 |
·市场退出规制创新 | 第160-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7. 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评价、风险控制和对策 | 第162-182页 |
·对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评价 | 第162-174页 |
·评价一:市场交易和出版企业内交易的替代上的发展 | 第163-166页 |
·评价二:政府交易和出版市场交易的替代 | 第166-172页 |
·评价三:出版行业企业间组织的发展 | 第172-174页 |
·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风险控制 | 第174-176页 |
·面临的风险 | 第174-175页 |
·风险控制措施 | 第175-176页 |
·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对策分析 | 第176-181页 |
·政府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 第176-178页 |
·市场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 第178-179页 |
·企业在制度创新要注意的问题 | 第179-181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182页 |
结论 | 第182-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3页 |
致谢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