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5-14页 |
| 一、顿·布虎奈勒及其电子音乐创作 | 第5-6页 |
| 二、四首作品的研究价值 | 第6-9页 |
| 三、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四、拟解决的问题 | 第10-14页 |
| 第一章 “主辅结合”的两首早中期作品 | 第14-36页 |
| 第一节 关于《温柔的歌》(Soft song)和《寻找耳朵》(Looking ears) | 第14-30页 |
| 一、“明确精细”的乐音材料组织 | 第17-25页 |
| 二、“自由而神秘”的电子音响 | 第25-30页 |
| 第二节 “主辅结合”的音响合成关系及“单层结构” | 第30-36页 |
| 第二章 “两者融合”的一首中晚期作品 | 第36-54页 |
| 第一节 关于《尘埃》(Dust) | 第36-47页 |
| 一、“音组式”的音高材料分析 | 第38-44页 |
| 二、“交响性”的电子音响特点 | 第44-47页 |
| 第二节 “两者融合”的音响合成关系及“单层结构” | 第47-54页 |
| 第三章 “结构对位”的一首晚期作品 | 第54-71页 |
| 第一节 关于《雾》(Brouiliard) | 第54-64页 |
| 一、钢琴乐音材料组织的“交混”特点 | 第55-60页 |
| 二、电子音响组合的“三部性”特点 | 第60-64页 |
| 第二节 “结构对位”的音响合成关系及“多层结构” | 第64-71页 |
| 结语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及网站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