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 第9页 |
·政府审计自身的发展要求转向以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为主 | 第9-10页 |
·政治体制深化改革要求通过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来强化监督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本质特征 | 第18-20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经济性 | 第19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效率性 | 第19-20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效果性 | 第20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其他审计方式的比较 | 第20-22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的比较 | 第20-21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比较 | 第21-22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公共产品理论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 第22-23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 第23-24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发展历程与案例分析 | 第26-34页 |
·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 | 第26-29页 |
·法制建设的进程 | 第26-27页 |
·实践探索的历程 | 第27-29页 |
·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 第29-34页 |
·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绩效审计案例 | 第29-32页 |
·案例反映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 第34-42页 |
·适应政治体制改革要求建立立法型审计体制 | 第34-36页 |
·审计体制的类型与优缺点 | 第34-35页 |
·我国应当建立立法型审计体制 | 第35-36页 |
·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目标推进绩效审计法制建设配套完善 | 第36-38页 |
·完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立法 | 第36页 |
·建立并完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准则及相关规范 | 第36页 |
·建立并完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推行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公告与责任追究制度 | 第37-38页 |
·加强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和绩效预算以及绩效评估的互动配合 | 第38-40页 |
·绩效预算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互动配合 | 第38-39页 |
·绩效评估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互动融合 | 第39-40页 |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 第40-42页 |
第5章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问题探究 | 第42-56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组织形式的构建 | 第42-47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主体确认 | 第42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方式协调 | 第42-45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方法综合 | 第45-47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 | 第47-49页 |
·财政资金绩效目标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目标 | 第47-48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 第48-49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9-56页 |
·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第49页 |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9-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