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结构化面试在我国公务员考录中的运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7-8页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8-12页 |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半结构化面试概述 | 第13-24页 |
一、 半结构化面试的内涵 | 第13页 |
二、 半结构化面试的测评要素 | 第13-16页 |
三、 半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 第16-21页 |
(一) 试题选择客观性与灵活性相融合 | 第16-17页 |
(二) 程序安排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承接 | 第17-18页 |
(三) 结果评判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第18-21页 |
四、 半结构化面试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 社会公平和机会公平 | 第21-22页 |
(二) 人—职匹配和人—组织匹配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公务员半结构化面试的必要性与价值分析 | 第24-31页 |
一、 将半结构化面试引入公务员考录的必要性 | 第24-30页 |
(一) 公务员面试现状 | 第24-27页 |
(二) 公务员半结构化面试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1、弥补结构化面试的不足 | 第27-29页 |
2、实现对应试者的全方位考察 | 第29-30页 |
二、 公务员半结构化面试核心价值分析 | 第30-31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30-31页 |
(二) 实践价值 | 第31页 |
第三章 半结构化面试的探索与实践启示 | 第31-35页 |
一、 我国政府对半结构化面试的探索 | 第31-32页 |
(一) 我国政府半结构化面试探索 | 第31-32页 |
(二) 我国政府半结构化面试探索启示 | 第32页 |
二、 企业半结构化面试的实践启示 | 第32-35页 |
(一) 企业半结构化面试实践 | 第32-33页 |
(二) 企业半结构化面试启示 | 第33-35页 |
1、做好职位分析 | 第33-34页 |
2、交叉运用传统与现代人才测评方法 | 第34页 |
3、重视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务员半结构化面试模式的构建 | 第35-58页 |
一、 我国公务员半结构化面试的前提 | 第35-37页 |
二、 我国公务员半结构化面试模式的构建 | 第37-58页 |
(一) 结构化试题介绍 | 第37-39页 |
(二) 半结构化面试六大模式 | 第39-58页 |
模式一:结构化试题+无领导小组讨论 | 第39-43页 |
模式二:结构化试题+角色扮演 | 第43-47页 |
模式三:结构化试题+文件筐测验 | 第47-50页 |
模式四:结构化试题+管理游戏 | 第50-53页 |
模式五:结构化试题+案例分析 | 第53-56页 |
模式六:结构化试题+即席演讲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我国公务员半结构化面试的运用 | 第58-67页 |
一、 我国公务员半结构化面试的实施原则 | 第58-60页 |
(一) 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辅相成 | 第58-59页 |
(二) 面试模式与职位相匹配 | 第59页 |
(三) 考官与考生相沟通 | 第59-60页 |
(四)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 第60页 |
二、 我国公务员半结构化面试的运作程序 | 第60-67页 |
(一) 面试模式的选择 | 第60-62页 |
(二) 面试的组织实施程序 | 第62-64页 |
(三) 面试过程的控制 | 第64页 |
(四) 面试结果的评估与反馈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