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刑事法庭组成方式概述 | 第10-15页 |
(一) 刑事法庭组成方式的基本含义 | 第10页 |
(二) 刑事法庭组成方式的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1. 宪政理论 | 第10-13页 |
2. 程序正义理念 | 第13-15页 |
二、刑事法庭组成方式的域外考察 | 第15-24页 |
(一) 西方法治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 | 第15-16页 |
1. 美国的有关法律规定 | 第15页 |
2. 德国的有关法律规定 | 第15-16页 |
(二) 西方法治国家刑事法庭组成方式 | 第16-19页 |
1. 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法庭组成方式 | 第16-18页 |
2. 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法庭组成方式 | 第18-19页 |
(三) 国外的预审制度 | 第19-21页 |
1. 美国的预审制度 | 第20页 |
2. 英国的预审制度 | 第20页 |
3. 德国的预审制度 | 第20-21页 |
4. 法国的预审制度 | 第21页 |
(四) 国际人权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21-24页 |
1. 独立审判 | 第22页 |
2. 法庭中立 | 第22-24页 |
三、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及现状考察 | 第24-31页 |
(一) 我国现行有关刑事法庭组成方式的法律规定 | 第24页 |
(二) 对我国法院刑事法庭组成方式的现状考察 | 第24-27页 |
1. 现状考察的具体情况总结 | 第24-26页 |
2. 参考案例 | 第26-27页 |
(三) 刑事法庭组成方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被告人权利的虚置 | 第27-31页 |
1. 我国刑事法庭组成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2. 刑事被告人在刑事法庭组成方式上权利的虚置 | 第28-31页 |
四、改革我国法院刑事法庭组成方式的构想 | 第31-35页 |
(一) 对刑事法庭组成方式改革的意义 | 第31-32页 |
1. 宪政意义 | 第31页 |
2. 程序正义意义 | 第31-32页 |
(二) 对我国刑事法庭组成方式的改革 | 第32-35页 |
1. 设立预审法庭 | 第32-33页 |
2. 刑事合议庭、独任庭组成方式的改革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