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4-21页 |
| ·相关概述的界定和说明 | 第14-16页 |
| ·基层政府 | 第14-15页 |
| ·群体性事件 | 第15-16页 |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8-19页 |
| ·治理理论 | 第19-21页 |
| 第3章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分析 | 第21-26页 |
| ·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性 | 第21-22页 |
| ·参与主体和维权的多元化 | 第22-24页 |
| ·对抗方式的激烈化 | 第24-25页 |
| ·应对和处理方式的复杂化 | 第25-26页 |
| 第4章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 ·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失控 | 第26-27页 |
| ·基层政府社会控制的弱化趋势 | 第26页 |
| ·有关职能部门把关不严 | 第26-27页 |
| ·基层政府公信力的失范 | 第27-29页 |
| ·政府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 | 第29-30页 |
| 第5章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 ·政府间执行制度设计的不严密 | 第30页 |
| ·社会利益调整失衡 | 第30-31页 |
| ·基层政府执行主体的能力水平低 | 第31-32页 |
| ·基层群众法制意识淡漠 | 第32-33页 |
| 第6章 基层政府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措施 | 第33-42页 |
| ·建立基层政府快速反应、控制有力的处置机制 | 第33-35页 |
|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 | 第33页 |
| ·建立基层政府解决群体性事件的信息网络 | 第33-34页 |
| ·强化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 | 第34-35页 |
| ·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维护基层政府公信力 | 第35-37页 |
| ·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 第36页 |
| ·维护群众的合理利益 | 第36-37页 |
|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制度 | 第37页 |
| ·建立政府的利益整合机制 | 第37-39页 |
| ·消除信息不对称及完善监督机制 | 第39-42页 |
| ·消除信息不对称 | 第39页 |
| ·完善监督机制 | 第39-42页 |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 注释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