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课程的文化观照--基于文化的建构路向和传承策略的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的缘起第9-13页
     ·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的盛行挤压了人文精神沉淀的空间第9-11页
     ·基础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导致人文精神的匮乏第11-12页
     ·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伪圣化”侵夺汉语文课程的个性存在第12-13页
   ·相关概念的厘定第13-15页
     ·语文课程第13-14页
     ·文化第14-15页
     ·人文精神第15页
   ·语文教育中文化观照势在必行第15-17页
     ·语文教育中文化观照的紧迫性第15-16页
     ·语文教育中文化观照的必要性第16-17页
   ·语文课程文化观照研究的现状及意义第17-19页
第2章 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路向第19-25页
   ·对话型(DIALOGUE):建构共同意义空间第19-20页
   ·开放式(OPENNESS):建构“观点自由市场”第20-22页
   ·情境化(SITUATIONAL):建构动态教学场景第22-23页
   ·生成性(GENERATIVE):建构多元教学情趣第23-25页
第3章 优秀民族文化及其精神传承的策略与途径第25-35页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侧重考查文化素养第25-28页
   ·开发本土教材,“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第28-29页
   ·以教材文化内涵为基础,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特质第29-35页
     ·生命意识第30-31页
     ·生态意识第31-32页
     ·生活意识第32-33页
     ·生民意识第33-35页
第4章 教师和学校建构人文的途径第35-43页
   ·语文人文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第35-37页
     ·教师做到“行为世范”,形象端庄第35-36页
     ·教师保有“书生意气”,提高涵养第36页
       ·师生展开“理性交往”,因材施教第36-37页
   ·文本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第37-40页
     ·解读文本要尊重作者的意图,拒斥“套板效应”第37-39页
     ·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做到有理有据第39页
     ·不能以娱乐形式开发文本资源,做到“多元有界”第39-40页
   ·校园文化建设是语文人文资源开发工程的重要一环第40-43页
     ·开发富有文化性的校本课程第40-41页
     ·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第41页
     ·加强公共标语的“濡化”作用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出版中的美学探究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师思维创新研究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