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前言 | 第15-18页 |
·选题依据 | 第15-16页 |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颁布给予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政策性保障 | 第15页 |
·专项教材的探索性开发进一步丰富体育课程校本化的内容体系 | 第15-16页 |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是上海市体育学科二期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 第16页 |
·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和体育环境为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创造了有力条件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有助于推进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基础教育中的落实和发展 | 第16-17页 |
·是促进教师专业特长,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 | 第17页 |
·有助于实现办学目标,形成学校体育特色优势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通过本研究,分析并总结篮球课程在上海市光明中学校本化实施的现状和效果 | 第18页 |
·通过本研究,调查并总结影响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效果的因素 | 第18页 |
·通过本研究,探索并制定影响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效果的策略,为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校本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 第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关于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 | 第20-23页 |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20页 |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 第20-21页 |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 第21-22页 |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效果的实验研究 | 第22-23页 |
·关于体育校本教材的研究 | 第23页 |
·关于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 | 第23-24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4-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4-25页 |
·访谈法 | 第2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5-26页 |
·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 | 第25页 |
·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 | 第25-26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6页 |
·实验法 | 第26-27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7-70页 |
·上海市黄浦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落实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27-30页 |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黄浦区部分高中基本得到落实 | 第27页 |
·体育教师对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理解程度略显匮乏 | 第27-28页 |
·体育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尚不能满足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28-29页 |
·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存在一定的绝对性和片面性 | 第29-30页 |
·黄浦区相关学校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0-40页 |
·相关学校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现状 | 第30-32页 |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起始时间 | 第30页 |
·结合学校体育特色实施课程校本化其项目内容丰富 | 第30-31页 |
·体育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年龄层次凸显年轻化 | 第31-32页 |
·教师对于实施体育课程校本化的支持度较高,参与度较积极 | 第32页 |
·相关学校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所取得的成效 | 第32-35页 |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有助于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个性特征 | 第32-34页 |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诠释新课程理念,促成教师教学特长 | 第34-35页 |
·实施体育课程校本化有利于学校夯实传统体育特色,塑造成功典范 | 第35页 |
·影响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效果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40页 |
·教师课程开发的创新能力,课程实施的合作意识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石 | 第38页 |
·学校领导的重视,硬件设施的保障是完善课程校本化的关键 | 第38-39页 |
·针对性的政策向导,分管领导的直接参与开辟出课程校本化发展的捷径 | 第39页 |
·克服大工作量能够给予教师实施课程校本化较高的积极性 | 第39-40页 |
·上海市光明中学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现状的分析 | 第40-56页 |
·上海市光明中学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背景 | 第40-41页 |
·特色鲜明的篮球传统项目 | 第40页 |
·孜孜不倦的科研探索 | 第40-41页 |
·上海市光明中学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程序 | 第41-56页 |
·上海市光明中学“5+1”篮球课程校本化管理机构 | 第41-42页 |
·学校篮球教学的情境分析 | 第42-44页 |
·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目标拟定 | 第44页 |
·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内容组织 | 第44-45页 |
·篮球课程校本化教学方法的实施 | 第45-51页 |
·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教学评价 | 第51-56页 |
·上海市光明中学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效果的实验研究 | 第56-66页 |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56-57页 |
·实施效果的分析 | 第57-66页 |
·领会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学练自信心,促使技战术能力的提高 | 第57-59页 |
·多元化的篮球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彰显新课改背景下的新特色 | 第59-62页 |
·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 第62-64页 |
·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完善学生个性特征,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 第64-65页 |
·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通过“以研促教”培养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 第65-66页 |
·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营造光明中学篮球文化氛围 | 第66页 |
·提高光明中学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效果的有效对策 | 第66-70页 |
·阻碍光明中学篮球课程校本化实施效果的因素 | 第66-67页 |
·提高实施效果的对策 | 第67-70页 |
·分层次地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创新能力 | 第67-68页 |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积极创设奖励机制,优化场地资源配置 | 第68页 |
·教师间群策群力,合作探究,激发自身的潜能优势 | 第68-69页 |
·完善针对性的政策纲领,确保校长实质性地参与课程校本化建设 | 第69-7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0页 |
·建议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