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16页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20页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第20-29页
   ·交易成本理论第20-22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2-24页
   ·小银行优势理论第24-29页
     ·小银行优势理论概述第24-26页
     ·基于小银行优势的多层委托代理问题分析框架第26-29页
第三章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第29-39页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第29页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第29-39页
     ·监督主体缺位第29-34页
     ·代理人缺乏有效激励第34-35页
     ·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第35-36页
     ·内部人控制第36-39页
第四章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博弈分析第39-49页
   ·基层信贷员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博弈分析第39-41页
     ·模型假定第39页
     ·模型构建第39-41页
     ·结果分析第41页
   ·高层管理者与社员之间的博弈分析第41-44页
     ·模型假定第42页
     ·模型建立第42-43页
     ·结果分析第43-44页
   ·高层管理者与省联社(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第44-47页
     ·模型建立第44-46页
     ·模型求解第46页
     ·结果分析第46-47页
   ·博弈模型的启示第47-49页
第五章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第49-60页
   ·股权结构适度集中和多元化第49-52页
     ·加快资格股的改造第49-50页
     ·提高法人股的比例第50-51页
     ·保持适度的员工持股比例第51页
     ·建立股权结构监督的长效机制第51-52页
   ·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第52-53页
   ·选择适合的省联社模式第53-54页
   ·妥善处置不良资产第54-55页
   ·改进管理模式与优化外部环境第55-60页
     ·改进管理模式第55-57页
     ·优化外部环境第57-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研究
下一篇:股票、债券与基金市场的相关性研究--基于Copula-GARCH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