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4页 |
·小银行优势理论 | 第24-29页 |
·小银行优势理论概述 | 第24-26页 |
·基于小银行优势的多层委托代理问题分析框架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 | 第29-39页 |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 | 第29页 |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29-39页 |
·监督主体缺位 | 第29-34页 |
·代理人缺乏有效激励 | 第34-35页 |
·委托代理链条过长 | 第35-36页 |
·内部人控制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博弈分析 | 第39-49页 |
·基层信贷员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39-41页 |
·模型假定 | 第39页 |
·模型构建 | 第39-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页 |
·高层管理者与社员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1-44页 |
·模型假定 | 第42页 |
·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高层管理者与省联社(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4-47页 |
·模型建立 | 第44-46页 |
·模型求解 | 第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博弈模型的启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49-60页 |
·股权结构适度集中和多元化 | 第49-52页 |
·加快资格股的改造 | 第49-50页 |
·提高法人股的比例 | 第50-51页 |
·保持适度的员工持股比例 | 第51页 |
·建立股权结构监督的长效机制 | 第51-52页 |
·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52-53页 |
·选择适合的省联社模式 | 第53-54页 |
·妥善处置不良资产 | 第54-55页 |
·改进管理模式与优化外部环境 | 第55-60页 |
·改进管理模式 | 第55-57页 |
·优化外部环境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