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词义引申及其非范畴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词义引申的研究 | 第9-10页 |
·“看”的研究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理论依据 | 第13页 |
·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1 “看”向助词的引申 | 第14-21页 |
·动态助词“看”的引申过程 | 第14-17页 |
·动态助词“看”的起源 | 第14页 |
·动态助词“看”的演变过程 | 第14-17页 |
·句法非范畴化现象 | 第17-21页 |
·“看”的本义的句法特点 | 第18-19页 |
·“看”用作动态助词时的句法特点 | 第19-21页 |
2 “看”向“认知”义的引申 | 第21-30页 |
·“看”向话语标记引申的过程 | 第21-25页 |
·“看”表示视觉活动 | 第21-22页 |
·“看”表示心理认知活动 | 第22-25页 |
·句法非范畴化现象 | 第25-30页 |
·“看”表示视觉动作义时的句法特点 | 第25-26页 |
·“看”表示心理认知活动意义时的句法特点 | 第26-27页 |
·“看”表示“估量”的句法特点 | 第27-30页 |
3 “看”向表示“提醒”的话语标记的引申 | 第30-35页 |
·“看”向表示“提醒”的话语标记的引申过程 | 第30-32页 |
·“看”表示提醒某人注意 | 第30-31页 |
·“看”表示“责备”义 | 第31页 |
·“看”表示“威胁、警告”义 | 第31-32页 |
·“看”表示“关心”义 | 第32页 |
·句法非范畴化现象 | 第32-35页 |
4 “看”词义引申的诱因和机制 | 第35-39页 |
·认知隐喻和转喻 | 第35-36页 |
·主观化 | 第36-37页 |
·语义泛化 | 第37页 |
·句法的重新分析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