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一、导论 | 第10-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外有关信任的研究 | 第11-12页 |
2、国内有关信任的研究 | 第12-13页 |
3、师生信任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六)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第16页 |
(七) 研究角色定位及研究的效度 | 第16-17页 |
二、信任现状:真实的高二(1)班 | 第17-21页 |
(一) 开学的第一天 | 第17-18页 |
1. G老师的变化 | 第17页 |
2、学生的评论 | 第17页 |
3、糟糕的学生自我介绍 | 第17-18页 |
(二) 这个班真令人不省心 | 第18-19页 |
1、茫然的学生 | 第18-19页 |
2、手机事件 | 第19页 |
3、老师的感慨 | 第19页 |
(三) G 老师“教学日志”:我已经准备好了 | 第19-21页 |
三 信任之旅:转变的历程 | 第21-42页 |
(一) 上好每一堂课 | 第21-23页 |
1、备课 | 第21页 |
2、课堂即战场 | 第21-23页 |
(二) 打造顺畅的班级沟通渠道 | 第23-31页 |
1、不完美的沟通 | 第24-26页 |
2、第一次亲密接触:师生网上交流会 | 第26-28页 |
3、周记“星期五之声”的诞生 | 第28-31页 |
(1) 自卑的小陈 | 第29-30页 |
(2) G 老师的“教学日志”:“星期五之声”让我们越走越近 | 第30-31页 |
(三) 制定班级制度 | 第31-34页 |
1、我们的班规我们作主 | 第31-32页 |
2、班规出台了 | 第32-33页 |
3、班规大家谈 | 第33-34页 |
(四)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 第34-36页 |
1、竞选班干部 | 第34-35页 |
2、优点轰炸 | 第35-36页 |
(五) 转化后进生 | 第36-39页 |
1、钥匙的故事 | 第36-38页 |
2、我相信你 | 第38-39页 |
3、巧妙的暗示 | 第39页 |
(六) 家访总动员 | 第39-42页 |
四、信任之果:演奏出的信任乐章 | 第42-51页 |
(一) 老师的信任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 第42-45页 |
1、G老师,谢谢你 | 第42页 |
2、我们不再敬畏她了 | 第42页 |
3、我有了努力的方向 | 第42-43页 |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第43页 |
5、篮球比赛 | 第43页 |
6、班长的歉意 | 第43-44页 |
7、相信自己 | 第44页 |
8、转变 | 第44-45页 |
(二) 给予信任,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 第45-48页 |
1、思想来源于激情 | 第45-46页 |
2、G老师对信任的理解 | 第46-48页 |
(1)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 第46页 |
(2)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 第46-47页 |
(3) 一切都源于信任 | 第47页 |
(4) 这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 第47-48页 |
(三)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 第48-51页 |
1、一帮一,结对子 | 第48页 |
2、快乐的公主 | 第48页 |
3、春天般的温暖 | 第48-49页 |
4、课堂,天堂 | 第49-50页 |
(1) 数学老师的感慨 | 第49页 |
(2) 计算机老师的夸奖 | 第49页 |
(3) 把课堂变成学习的天堂 | 第49-50页 |
5、我的功劳有你们的一半 | 第50-51页 |
五、结语---对高中师生信任的思考 | 第51-56页 |
(1) 教师在建立师生信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 第51-52页 |
(2) 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 第52页 |
(3) 有效的沟通是提高师生信任的桥梁 | 第52-54页 |
(4)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师生信任的关键因素 | 第54页 |
(5) 走向学生自主管理是提高师生信任的必然结果 | 第54-56页 |
注释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