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一、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概述 | 第11-17页 |
(一) 证人及证人证言的基本含义 | 第11-12页 |
1. 证人的概念 | 第11页 |
2. 证人资格 | 第11-12页 |
3. 刑事证人证言 | 第12页 |
(二)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1. 发现真实是庭审的目的,证人是发现真实的重要手段 | 第12-14页 |
2.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程序正义的价值体现 | 第14-15页 |
3.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直接言词原则的内在要求 | 第15-16页 |
(三) 刑事证人出庭的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1. 刑事证人出庭是建立控辩式庭审模式的重要保障 | 第16页 |
2. 刑事证人出庭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 | 第16页 |
3. 刑事证人出庭是非法证据排除的有效途径 | 第16-17页 |
二、我国刑事证人出庭的现状、危害及原因分析 | 第17-24页 |
(一) 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及其危害 | 第17-19页 |
1. 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 | 第17-18页 |
2. 我国刑事证人不出庭的危害 | 第18-19页 |
(二) 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19-24页 |
1. 立法方面的原因 | 第19-22页 |
2. 观念上的原因 | 第22-24页 |
三、外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考察 | 第24-35页 |
(一) 英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24-26页 |
1. 关于证人出庭义务及其违反义务后果的规定 | 第24页 |
2. 保证证人出庭作证的措施 | 第24-26页 |
(二) 美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26-30页 |
1. 强制证人出庭义务 | 第26页 |
2. 证言特免权制度 | 第26-28页 |
3. 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 | 第28-29页 |
4. 证人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 | 第29页 |
5. 通过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明确证人出庭的范围 | 第29-30页 |
(三) 法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30页 |
1. 证人出庭作证义务 | 第30页 |
2. 证人的经济补偿 | 第30页 |
(四) 德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30-32页 |
1. 证人出庭作证义务 | 第30页 |
2. 证人拒绝作证权 | 第30-31页 |
3. 证人保护制度 | 第31-32页 |
4. 证人作证经济补偿 | 第32页 |
(五) 日本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32页 |
1. 证人出庭作证义务 | 第32页 |
2. 证人保护制度 | 第32页 |
3. 证人作证经济补偿制度 | 第32页 |
(六) 对国外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的评析 | 第32-35页 |
四、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基本设想 | 第35-42页 |
(一) 准确界定证人的适格性 | 第35-36页 |
1. 证人适格性界定的原则 | 第35页 |
2. 单位不具有证人的适格性 | 第35-36页 |
(二) 明确刑事证人出庭的范围,建立证人出庭的例外规则 | 第36-37页 |
1. 刑事证人出庭的范围 | 第36页 |
2. 证人出庭的例外规则 | 第36-37页 |
(三) 确立直接言词审理原则和传闻证据规则 | 第37页 |
1. 直接言词审理原则 | 第37页 |
2. 传闻证据规则 | 第37页 |
(四) 确立证人拒证特权规则 | 第37-38页 |
1. 拒证权的种类 | 第37-38页 |
2. 证人拒证特权的例外 | 第38页 |
(五) 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规则 | 第38-39页 |
(六) 确立刑事证人本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保护规则 | 第39-40页 |
1. 证人保护的对象和范围 | 第39页 |
2. 证人保护机构 | 第39页 |
3. 保护证人的经费来源 | 第39-40页 |
4. 保护证人的措施 | 第40页 |
5. 证人保护程序的启动 | 第40页 |
(七) 确立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规则 | 第40-42页 |
1. 证人经济补偿的范围和标准 | 第41页 |
2. 证人出庭作证经济补偿的补偿机关 | 第41页 |
3. 证人出庭作证经济补偿的费用来源 | 第41页 |
4. 证人经济补偿的程序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