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苎麻资源筛选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1 前言 | 第15-24页 |
| ·苎麻作为饲料利用的目的意义 | 第15页 |
| ·饲用苎麻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苎麻资源的起源与分布 | 第16页 |
| ·苎麻作为饲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苎麻饲喂动物试验效果 | 第16-17页 |
| ·饲用苎麻育种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饲用苎麻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苎麻的饲用品质评定方法 | 第19-21页 |
| ·生物学评价 | 第19-20页 |
| ·生存阈限值评价 | 第19页 |
| ·生物量的评价 | 第19-20页 |
| ·营养成分评价 | 第20页 |
| ·动物生产性能评价 | 第20-21页 |
| ·适口性评价 | 第20-21页 |
| ·均衡价的评定 | 第21页 |
| ·研究展望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 ·试验材料与来源 | 第24页 |
| ·试验地自然概况 | 第24页 |
|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 ·饲用苎麻资源筛选方法 | 第24-26页 |
|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26页 |
| ·饲喂肉兔试验适口性评价 | 第26页 |
| ·高产栽培技术试验 | 第26-27页 |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2页 |
| ·饲用苎麻品种资源的筛选 | 第28-34页 |
| ·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 第28-29页 |
| ·生存阈限值评价 | 第29页 |
| ·鲜草产量性状 | 第29-30页 |
| ·茎日生长速度 | 第30-31页 |
| ·干物质含量 | 第31页 |
| ·茎数性状聚类分析 | 第31-32页 |
| ·化学成分 | 第32-33页 |
| ·综合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33-34页 |
| ·较优饲用苎麻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 第34-36页 |
| ·氨基酸含量 | 第34-35页 |
| ·氨基酸种类比较 | 第35-36页 |
| ·营养成分 | 第36页 |
| ·不同刈青高度茎叶品质性状分析 | 第36-37页 |
| ·不同生育时期品质性状分析 | 第37-39页 |
| ·分蘖期品质性状分析 | 第37-38页 |
| ·开花期品质性状分析 | 第38-39页 |
| ·均衡价评定 | 第39页 |
| ·饲喂肉兔试验 | 第39-40页 |
| ·适口性评价 | 第39页 |
| ·采食速度 | 第39-40页 |
| ·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第40-42页 |
|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第40页 |
| ·施肥水平对不同饲用苎麻品种产量的影响 | 第40页 |
| ·不同刈青高度对饲用苎麻产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2-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相关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