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香料烟叶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主要栽培调控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0页 |
·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香料烟的品质因素 | 第14-16页 |
·碳水化合物 | 第14-15页 |
·含氮化合物 | 第15-16页 |
·有机酸色素等香味物质 | 第16页 |
·主要栽培调控措施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9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浙江香料烟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 第20页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20页 |
·采样与分析方法 | 第20页 |
·氮肥试验 | 第20-21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记载项目 | 第20-21页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21页 |
·打顶试验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试验基本情况 | 第21页 |
·记载项目 | 第21页 |
·成熟度试验 | 第21-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取样及测试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调制方法试验 | 第22-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2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53页 |
·香料烟生长发育规律 | 第23-28页 |
·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规律 | 第23-24页 |
·矿质营养积累规律 | 第24-28页 |
·香料烟品质形成规律 | 第28-34页 |
·叶片发育过程中碳氮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叶片发育过程中香味物质变化 | 第29-32页 |
·C、N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代谢产物变化 | 第32-34页 |
·不同基因型香料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比较 | 第34-36页 |
·生育期比较 | 第34页 |
·农艺性状比较 | 第34页 |
·产量产值比较 | 第34-35页 |
·品质比较 | 第35-36页 |
·氮用量对香料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第36-38页 |
·氮用量对香料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6页 |
·氮用量对香料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第36-37页 |
·氮用量对香料烟品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打顶时期对香料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 第38-41页 |
·打顶时期对中、上部叶片发育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打顶时期对香料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 第39页 |
·打顶时期对香料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39-40页 |
·打顶时期对香料烟吸食品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成熟度对香料烟调制品质的影响 | 第41-46页 |
·不同成熟度香料烟调制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 | 第41-45页 |
·成熟度对调制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45页 |
·不同成熟度香料烟调制后烟叶感官质量比较 | 第45页 |
·不同成熟度香料烟调制后烟化学成分比较 | 第45-46页 |
·调制方法对香料烟调制品质的影响 | 第46-53页 |
·不同凋萎时间烟叶在调制过程中主要酶活性的变化 | 第46-47页 |
·不同凋萎时间烟叶在调制过程中色素的变化 | 第47-49页 |
·主要物质含量的变化 | 第49-51页 |
·不同处理调制后烟叶等级结构和均价比较 | 第51-52页 |
·不同处理调制后烟叶内在品质比较 | 第52页 |
·感官质量比较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香料烟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规律结论 | 第53页 |
·主要栽培调控技术研究结论 | 第53-56页 |
·氮肥用量 | 第54页 |
·打顶时期 | 第54页 |
·成熟度 | 第54-55页 |
·调制方法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