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绪论 | 第7-16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2 相关概念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城市交通拥堵概述 | 第17-21页 |
| ·交通拥堵的界定 | 第17-18页 |
| ·交通拥堵的属性 | 第18-19页 |
| ·交通拥堵的危害 | 第19-21页 |
|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1-22页 |
| ·政府管制理论 | 第22页 |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2-24页 |
| 3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4-34页 |
|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 | 第24-30页 |
| ·我国城市道路总体建设情况 | 第24-25页 |
| ·我国机动车及私人汽车拥有量情况 | 第25-26页 |
| ·我国城市人口及出行情况 | 第26-29页 |
|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情况 | 第29-30页 |
|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 | 第30-34页 |
| ·政府经济政策导向 | 第30-31页 |
| ·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规划发展的不协调 | 第31页 |
| ·城市交通结构中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 第31-32页 |
|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及辅助设施不完备 | 第32页 |
| ·交通管理不够科学 | 第32-33页 |
| ·人们的交通意识及行为规范较差 | 第33-34页 |
| 4 国外和我国香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经验 | 第34-41页 |
| ·新加坡模式——智能交通系统 | 第34-35页 |
| ·巴西库里蒂巴模式——快速公交 | 第35-36页 |
| ·英国伦敦模式——收取交通拥堵费 | 第36-38页 |
| ·日本东京模式——城市轨道交通 | 第38-39页 |
| ·香港模式——城市公共交通 | 第39-41页 |
| 5 治理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与建议 | 第41-48页 |
| ·完善政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 第41页 |
| ·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 | 第41-43页 |
| ·坚持实施发展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体系 | 第43-44页 |
| ·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及辅助设施的建设 | 第44-45页 |
|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 第45-46页 |
| ·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 第46-47页 |
| ·提高出行者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 第47-48页 |
| 6 结束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