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气象学论文

不同地区气候环境事件演变的研究方法探索与应用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6页
前言第16-20页
 参考文献第17-2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0-40页
   ·千年尺度古气候事件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中国浅海近现代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第24-27页
   ·北极地区近现代气候环境演变的研究进展第27-30页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40页
第一篇 浙江朱家尖岛泥裂中记录的千年尺度古气候事件第40-62页
 第二章 浙江舟山研究区背景、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第40-46页
   ·浙江舟山群岛环境概述第40-41页
   ·浙江舟山朱家尖岛环境概述第41-42页
   ·朱家尖岛泥裂描述与样品采集第42-43页
   ·泥裂的年代学测定第43页
   ·泥裂不同层位样品的指标测定第43-46页
 第三章 泥裂各层位不同指标的特征判断及其变化规律第46-54页
   ·泥裂的年代学特征判断第46-48页
   ·泥裂样品的孢粉组合特征第48-49页
   ·泥裂样品的矿相组合特征第49-52页
   ·泥裂样品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52-54页
 第四章 泥裂的形成过程及其指示意义第54-58页
   ·泥裂的形成模式第54-55页
   ·浙江舟山朱家尖岛泥裂与Heinrich 3事件第55-57页
   ·浙江舟山朱家尖岛泥裂的指示意义第57页
   ·结论第57-58页
 本篇参考文献第58-62页
第二篇 中国北黄海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事件第62-90页
 第五章 中国陆架海研究区背景、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第62-68页
   ·中国陆架海泥质区和海流系统概况第62-63页
   ·沿岸主要河流系统概述第63-64页
   ·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岩性描述第64-65页
   ·沉积柱样品的年代学测定第65页
   ·沉积物的指标测定方法第65-68页
 第六章 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的指标变化特征第68-74页
   ·北黄海沉积38002的~(210)pb-~(137)Cs特征第68-69页
   ·38002的指标特征变化第69-74页
 第七章 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中记录的气候环境事件第74-84页
   ·北黄海泥质沉积中记录的黄河改道事件第74-80页
   ·北黄海泥质沉积对中国现代发展的指示第80-83页
   ·泥质沉积中记录的气候环境事件的年代学意义第83-84页
   ·结论第84页
 本篇参考文献第84-90页
第三篇 北极新奥尔松环境样品中记录的气候环境事件第90-122页
 第八章 北极新奥尔松研究区背景、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第90-98页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环境概述第90-93页
   ·苔藓、表层土和泥炭层剖面样品采集与岩性描述第93-96页
   ·样品的指标测定第96-98页
 第九章 新奥尔松地区Sb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第98-108页
   ·Ny-Alesund地区煤和煤矸石中Sb的分布特征第99-100页
   ·Ny-Alesund地区表层土壤中Sb的分布特征第100-103页
   ·Ny-Alesund地区苔藓中Sb的分布特征第103-105页
   ·结论第105-108页
 第十章 北极泥炭层中污染元素来源探索第108-116页
   ·BI剖面中的~(210)Pb、~(137)Cs特征第108-110页
   ·BI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及其环境意义第110-114页
   ·北极Juttahomen岛Hg、Pb、Sb的传播途径探讨第114-116页
   ·结论第116页
 本篇参考文献第116-122页
结论与展望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ISH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DNA编码序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