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热滑翔机在弱温差和逆温差下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水下滑翔机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海洋温差能资源 | 第19-21页 |
·水下热滑翔机推进系统原理 | 第21-24页 |
·水下热滑翔机的技术难点 | 第24-2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水下热滑翔机相变过程建模 | 第27-43页 |
·引言 | 第27页 |
·相变传热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水下热滑翔机相变过程建模 | 第28-33页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28-29页 |
·数学建模的基本假设 | 第29-30页 |
·相变过程的焓法模型 | 第30-31页 |
·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相变材料对流换热的处理 | 第32-33页 |
·模型的离散化 | 第33-38页 |
·计算区域的离散 | 第33-34页 |
·内部节点的控制方程离散 | 第34-36页 |
·内侧边界节点的边界条件及控制方程离散 | 第36-37页 |
·外侧边界节点的边界条件及控制方程离散 | 第37-38页 |
·模型求解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弱温差和逆温层下水下热滑翔机的相变性能 | 第43-63页 |
·引言 | 第43页 |
·弱温差和逆温差层的定义 | 第43-44页 |
·相变材料和海洋参数的选取 | 第44-47页 |
·相变材料的选取 | 第44-46页 |
·海洋参数的选取 | 第46-47页 |
·弱温差对水下热滑翔机相变性能的影响 | 第47-56页 |
·弱温差层海洋剖面的模型建立和参数取值 | 第47页 |
·弱温差条件下水下热滑翔机相变过程求解 | 第47-49页 |
·水下热滑翔机相变过程分析 | 第49-50页 |
·弱温差条件对水下热滑翔机相变过程的影响 | 第50-56页 |
·逆温差对水下热滑翔机相变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逆温差层海洋剖面的模型建立和参数取值 | 第56-57页 |
·逆温差条件下水下热滑翔机相变过程求解 | 第57-58页 |
·逆温差条件对水下热滑翔机相变过程的影响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弱温差和逆温层下水下热滑翔机的参数优化 | 第63-81页 |
·引言 | 第63页 |
·水下热滑翔机水动力分析 | 第63-66页 |
·水下热滑翔机参数对相变过程的影响 | 第66-76页 |
·水平储能管半径对水下热滑翔机性能的影响 | 第66-71页 |
·垂直方向速度对水下热滑翔机性能的影响 | 第71-76页 |
·影响水下热滑翔机相变性能的参数优化 | 第76-80页 |
·水平储能管的半径优化 | 第76-79页 |
·垂直方向速度的优化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海洋温跃层模拟实验台方案设计 | 第81-95页 |
·引言 | 第81页 |
·海洋温跃层模拟实验台原理设计 | 第81-83页 |
·海洋温跃层模拟实验台的建设 | 第83-89页 |
·实验台的设备和结构建造 | 第83-87页 |
·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 | 第87-89页 |
·海洋温跃层模拟实验台的数值验证 | 第89-93页 |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简介 | 第89页 |
·Fluent 模型的建立 | 第89-90页 |
·网格划分 | 第90-91页 |
·边界条件和初始状态 | 第91页 |
·数值求解与分析 | 第91-93页 |
·海洋温跃层模拟实验台的优化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重要结论 | 第95-96页 |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申请专利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