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冷却系统论文

车用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基础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3页
插图目录第13-19页
表格目录第19-22页
主要符号表第22-24页
第一章 绪论第24-46页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性第24-25页
   ·智能化是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必然趋势第25-30页
     ·传统冷却系统的智能化改造第26-27页
     ·冷却机制优化与智能化控制第27-28页
     ·冷却结构型式优化与智能化控制第28-30页
   ·车用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的研究进展第30-41页
     ·零部件产品技术发展现状第30-36页
     ·系统集成开发技术发展现状第36-41页
   ·车用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的研究手段第41-44页
     ·试验研究第41-43页
     ·仿真研究第43-44页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目标第44-46页
第二章 乘用车智能冷却技术试验研究平台建立第46-73页
   ·乘用车智能冷却系统试验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第46-50页
     ·研究方法第46-48页
     ·研究对象第48-50页
   ·试验研究主要参数测量方法第50-59页
     ·小温差测量方法第50-56页
     ·其他参数测量方法第56-59页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第59-64页
     ·发动机工作过程各项能量计算方法第59-60页
     ·排气热量的计算方法第60-61页
     ·排气定压比热容的计算方法第61-63页
     ·冷却水箱散热性能计算方法第63-64页
     ·冷却风速计算方法第64页
   ·乘用车智能冷却系统试验研究平台架构第64-71页
     ·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第64-67页
     ·车载试验系统第67-69页
     ·风洞试验系统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三章 智能冷却控制系统MAP研究第73-105页
   ·智能冷却控制系统MAP研究总体规划第73-75页
   ·发动机热平衡研究第75-80页
     ·发动机热平衡研究方案第75页
     ·速度特性和负荷特性热平衡试验分析第75-77页
     ·万有特性热平衡试验分析第77-80页
   ·车辆迎风冷却强度研究第80-87页
     ·车辆迎风冷却强度研究试验过程第80-81页
     ·风扇开关对风速的影响第81-82页
     ·基础风速经验公式的建立第82-83页
     ·迎风冷却的风机串联模型第83-87页
   ·机外冷却系统部件工作特性研究第87-100页
     ·冷却模块散热性能第87-92页
     ·冷却水泵特性第92-96页
     ·冷却风扇特性第96-100页
   ·智能冷却控制系统MAP制定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5页
第四章 稳态工况下发动机内部冷却状况的数值仿真研究第105-125页
   ·发动机冷却水套仿真模型建立第105-110页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第105-107页
     ·数学模型和参数设定第107-108页
     ·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第108-110页
   ·流动传热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与试验验证第110-116页
     ·流动分布第110-112页
     ·换热系数分布第112-113页
     ·温度分布第113页
     ·压力分布第113-115页
     ·仿真与测量结果对比第115-116页
   ·冷却液流量调节对冷却状况的影响第116-122页
     ·数值仿真方案第116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116-122页
     ·安全流量分析第122页
   ·智能冷却控制系统MAP的安全修正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五章 发动机暖机及后冷却控制技术研究第125-160页
   ·采用辅助加热方法改善发动机暖机过程的研究第125-138页
     ·辅助加热方案设计第125-127页
     ·同步加热方案分析第127-132页
     ·预加热方案分析第132-134页
     ·联合加热方案分析第134-136页
     ·辅助加热方案对比分析与总结第136-138页
   ·在发动机暖机过程中使用电子节温器精确调节冷却液温度的研究第138-149页
     ·电子节温器的结构与基本特性第138-140页
     ·电子节温器的控制策略第140-144页
     ·模拟台架试验第144-146页
     ·发动机台架试验第146-148页
     ·电子节温器研究结论第148-149页
   ·采用电子风扇与电子水泵的发动机后冷却控制技术研究第149-158页
     ·后冷却技术研究方案设计第149-150页
     ·怠速工况后冷却技术方案分析第150-151页
     ·市区路况后冷却技术方案分析第151-155页
     ·高速路况后冷却技术方案分析第155-157页
     ·后冷却技术方案总结第157-158页
   ·本章小结第158-160页
第六章 冷却系统集成控制技术研究第160-179页
   ·智能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第160-165页
     ·总体策略第160-161页
     ·暖机控制第161-162页
     ·行驶控制第162-164页
     ·后冷却控制第164-165页
   ·智能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建立第165-171页
     ·执行器第165-168页
     ·传感器第168页
     ·控制器第168-171页
   ·智能冷却系统的发动机台架验证第171-177页
     ·发动机台架验证方案第171-172页
     ·结果分析第172-177页
     ·结论第177页
   ·本章小结第177-179页
第七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第179-182页
   ·工作总结第179-180页
   ·创新点第180-181页
   ·后续研究展望第181-182页
参考文献第182-192页
致谢第192-194页
作者简历第194-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氦温区多级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理研究
下一篇:兼顾降低冲击度和减小滑磨功的DCT换挡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