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研究项目的背景 | 第12页 |
·本项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系统主要具备的功能 | 第13页 |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系统设计要求及总体方案选定 | 第15-30页 |
·总体技术指标 | 第15页 |
·舵机试验 | 第15-17页 |
·控制舱试验 | 第17-18页 |
·例行试验 | 第18-21页 |
·寿命试验 | 第21页 |
·寿命试验1 | 第21页 |
·寿命试验2 | 第21页 |
·其他 | 第21页 |
·系统方案对比与选定 | 第21-28页 |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方案 | 第21-22页 |
·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方案 | 第22-23页 |
·上述两种方案对比与最终方案选定 | 第23-24页 |
·控制舱综合测试仪的整体结构 | 第24-27页 |
·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测试系统 | 第27页 |
·人机界面友好的集成化测控与调试软件、标定程序 | 第27页 |
·自检和标定 | 第27-28页 |
·控制舱综合测试仪外观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系统模块解析 | 第30-61页 |
·舵面力矩加载与标定装置 | 第30-32页 |
·地面功放模块 | 第32-33页 |
·控制计算机系统部分 | 第33页 |
·曲线模拟模块 | 第33-45页 |
·热电池+5V 电源建立时间曲线模拟电路 | 第34-36页 |
·热电池+20V 电源建立时间曲线模拟电路 | 第36-38页 |
·热电池-20V 电源建立时间曲线模拟电路 | 第38-40页 |
·弹上低压气源建立时间曲线模拟电路 | 第40-44页 |
·方案一采用二阶系统曲线模拟[11] | 第40-42页 |
·方案二采用RC 组合系统 | 第42-44页 |
·弹上高压气源建立时间曲线模拟电路 | 第44-45页 |
·接口板部分 | 第45-48页 |
·数据采集卡 | 第45-46页 |
·数据采集卡功能 | 第45-46页 |
·数据采集卡在本项目中的作用 | 第46页 |
·I/O 板 | 第46-48页 |
·传感器部分 | 第48-58页 |
·气体质量流量计 | 第49-52页 |
·气体质量流量计工作原理简介 | 第49-51页 |
·气体质量流量计选定 | 第51-52页 |
·位置传感器 | 第52-56页 |
·方案一:采用电感式接近开关 | 第52-53页 |
·方案二:采用KMI15 系列集成转速传感器 | 第53-55页 |
·位置测量方案选定以及实现办法 | 第55-56页 |
·压力传感器 | 第56-58页 |
·恒流源部分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1-75页 |
·软件设计平台 | 第61-62页 |
·软件功能 | 第62-73页 |
·舵机试验,控制舱试验,例行试验中各主要参数的测试功能 | 第62-70页 |
·舵机试验 | 第62-65页 |
·控制舱试验 | 第65-67页 |
·例行试验 | 第67-70页 |
·参数设置功能 | 第70-71页 |
·用户管理功能 | 第71-72页 |
·系统自检功能 | 第72页 |
·历史查询功能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9页 |
·总结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在新一代检测设备中的应用 | 第76-77页 |
·国内先进传感器技术发展 | 第77-78页 |
·结束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