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关于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学术研究 | 第12-17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现状 | 第19-33页 |
第一节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9-21页 |
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概念 | 第19页 |
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第19-20页 |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0页 |
四、公共伦理学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21-27页 |
一、公务员考试相关法律法规 | 第21-23页 |
二、公务员考试的程序 | 第23-25页 |
三、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范围 | 第25页 |
四、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条件 | 第25-26页 |
五、公务员考试的组织机构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具体实施案例 | 第27-33页 |
一、考试程序 | 第28-29页 |
二、考试内容 | 第29-33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3-42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考试的歧视性政策分析 | 第33-37页 |
一、外部条件的歧视性政策 | 第33-35页 |
二、内部条件的歧视性政策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笔试与面试层面的问题 | 第37-39页 |
一、笔试层面的问题 | 第37-38页 |
二、面试层面的问题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考试形式的争议性分析 | 第39-40页 |
一、考试科目设置不科学 | 第39页 |
二、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 | 第39-40页 |
三、考试与教育实际相脱节 | 第40页 |
第四节 我国公务员考试择优标准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40-42页 |
一、公务员素质要求不明确、择优指标及标准不统一 | 第40-41页 |
二、以选“才”为主,忽视“德”的选拔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 第42-48页 |
第一节 科学设置各种条件,确保考生机会平等 | 第42-43页 |
一、取消地域限制,保证人人平等 | 第42页 |
二、科学设置工作经历的要求,应谨慎限制 | 第42页 |
三、尽量不对体格进行限制,特殊职位除外 | 第42-43页 |
四、科学设置学历要求,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 第43页 |
第二节 加强实践探索,科学设计考试内容 | 第43-45页 |
一、注重笔试内容设计的科学性 | 第43-44页 |
二、提高面试水平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改革考试体系,确保公平合理 | 第45-46页 |
一、完善以国家公务员局为主体的考试管理机构 | 第45页 |
二、整合各级考试,节约行政成本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完善相应监督机制,真正实现公平竞争 | 第46-48页 |
一、加强内部监督 | 第46-47页 |
二、完善外部监督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