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邮电经济论文--电信论文--电信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

中国电信业的非对称性管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0页
   ·问题的提出第7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本文的创新第9页
   ·研究思路第9-10页
第二章 电信竞争与非对称性规制的理论基础第10-27页
   ·管制经济学概述第10-12页
   ·进入管制理论第12-13页
   ·电信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第13-18页
     ·沉淀成本第14页
     ·用户转换成本第14-15页
     ·产品差异性第15页
     ·非线性定价第15-16页
     ·产品绑定第16页
     ·垂直关联第16-17页
     ·网络外部性和兼容性第17-18页
   ·电信业的规制和单向接入第18-21页
     ·激励规制第18-19页
     ·拉塞姆定价和价格上限第19-20页
     ·基础设施的规制:单向接入第20-21页
   ·接入价格规制:双向接入第21-22页
     ·线性定价第21页
     ·二部制资费和非线性价格第21-22页
     ·基于终端的价格歧视第22页
   ·非对称性管制理论第22-24页
     ·非对称性管制的起源第22页
     ·非对称性管制的定义第22-23页
     ·非对称性管制中主导者的界定第23页
     ·非对称性管制的内容第23-24页
     ·非对称性管制的作用第24页
     ·非对称性管制启用和停止的条件第24页
   ·相关模型回顾第24-27页
     ·Paul de Bijl和Martin Peitz关于市场份额的函数第24-26页
     ·中国电信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第26-27页
第三章 中国电信产业竞争与运行效率概述第27-30页
   ·我国经济管制存在的问题第27页
   ·中国电信业管制的历程和现状第27-29页
   ·中国电信产业的竞争和运行效率第29-30页
第四章 中国电信产业非对称性规制机制设计第30-39页
   ·模型描述与构建第30-31页
     ·用户的需求函数和效用函数第30页
     ·用户的间接效用函数第30-31页
     ·运营商的利润函数第31页
   ·模型的求解及相关讨论第31-34页
     ·运营商博弈的均衡解第31-32页
     ·均衡解条件下的市场份额第32-33页
     ·对于模型解的讨论第33-34页
     ·市场份额S的一些说明第34页
   ·一个特例的讨论:需求价格弹性为1的情况第34-36页
     ·市场份额S的一些说明第35页
     ·非对称性规制设计第35-36页
   ·非对称性规制机制设计第36-39页
     ·市场准入规制机制第36页
     ·互通互联规制机制第36-37页
     ·普遍服务规制机制第37页
     ·接入价格规制机制第37页
     ·零售价格规制机制第37-39页
第五章 中国电信产业非对称性规制政策建议第39-48页
   ·各国电信业非对称性管制经验第39-44页
     ·韩国第39-43页
     ·美国第43页
     ·英国第43-44页
     ·巴西第44页
   ·对于本文模型的一些说明第44-45页
   ·基于模型提出的相关建议第45-46页
     ·接入价格规制第45-46页
     ·社会福利的长期最大化第46页
   ·基于韩国电信案例的政策建议第46页
     ·单向携号转网第46页
     ·非对称性管制的不是单纯打压原在位者第46页
   ·非对称管制的实施范围第46-4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结论第48页
   ·本文的不足第48页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锡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SWOT分析
下一篇:绍兴镜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