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镜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一、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视角 | 第8-9页 |
二、生态旅游发展 | 第9-10页 |
三、生态旅游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论文的问题意识、中心立论和创新观点 | 第13-14页 |
一、问题意识 | 第13页 |
二、中心立论 | 第13页 |
三、创新观点 | 第13-14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5-28页 |
第一节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概念 | 第15-21页 |
一、湿地概述 | 第15-17页 |
二、生态旅游概述 | 第17-19页 |
三、生态文明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关理论 | 第21-28页 |
一、潘家华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权衡"理论 | 第21-22页 |
二、厉以宁的"生态效率型发展道路"理论 | 第22-23页 |
三、循环经济理论 | 第23页 |
四、增长极理论 | 第23-24页 |
五、环境承载力理论 | 第24页 |
六、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4-25页 |
七、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第25-28页 |
第二章 镜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 第28-34页 |
第一节 镜湖湿地公园的由来和概况 | 第28-29页 |
一、镜湖湿地公园的由来 | 第28页 |
二、镜湖生态旅游概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镜湖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 第29-34页 |
一、有利条件 | 第29-32页 |
二、不利因素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镜湖湿地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 第34-44页 |
第一节 镜湖湿地公园的客源市场分析 | 第34-39页 |
一、游客基本情况 | 第34-37页 |
二、游客行为 | 第37-39页 |
三、游客映象分析 | 第39页 |
第二节 游客市场预测 | 第39-41页 |
一、绍兴游客来源地分析 | 第39-40页 |
二、生态旅游需求分析 | 第40页 |
三、市场规模预测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公园环境容量 | 第41-44页 |
一、生态容量 | 第41-42页 |
二、游人容量 | 第42-43页 |
三、校核 | 第43页 |
四、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镜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 第44-59页 |
第一节 镜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44-45页 |
一、镜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 | 第44页 |
二、镜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 第44-45页 |
第二节 镜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 第45-59页 |
一、打造高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 | 第45-52页 |
二、广开资金筹集渠道,完善生态旅游设施 | 第52-53页 |
三、强化生态旅游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 第53-54页 |
四、精确地进行客源市场定位 | 第54-55页 |
五、加大旅游宣传,塑造镜湖湿地旅游形象 | 第55-56页 |
六、全面实施湿地生态旅游区社区居民参与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