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嗜菌体攻击裂解细菌原理 | 第11-13页 |
·嗜菌体对细菌攻击裂解的数学模型的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嗜菌体对细菌攻击裂解的数学模型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页 |
·抗生素对细菌攻击裂解的数学模型的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页 |
·抗生素对细菌攻击裂解的数学模型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 具有GOMPERTZ 增长和标准发生率的嗜菌体攻击裂解细菌模型的分析 | 第18-30页 |
·模型的提出 | 第18-19页 |
·平衡点的存在性 | 第19-21页 |
·边界平衡点E_0 的局部稳定性 | 第21-22页 |
·正平衡点E~* 的局部稳定性 | 第22-24页 |
·边界平衡点E_0 的全局稳定性 | 第24-26页 |
·HOPF 分支周期解 | 第26-29页 |
·医学临床意义的讨论 | 第29-30页 |
3 具有时滞和标准发生率的嗜菌体攻击裂解细菌模型的分析 | 第30-52页 |
·模型的提出 | 第30-31页 |
·正向不变性 | 第31-32页 |
·平衡点的存在性 | 第32-36页 |
·边界平衡点E_0 的局部稳定性 | 第36-39页 |
·平衡点E_1 的不稳定性 | 第39-40页 |
·平衡点E_2 的绝对不稳定性 | 第40-41页 |
·平衡点E_3 的不稳定性 | 第41-43页 |
·平衡点E_4 的绝对不稳定性 | 第43页 |
·正平衡点E~* 的不稳定性 | 第43-45页 |
·边界平衡点E_0 的全局稳定性 | 第45-49页 |
·系统的持续性 | 第49-50页 |
·关于医学临床意义的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