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公司经理的基本理论认识 | 第11-18页 |
·公司经理的法律概念 | 第11-13页 |
·大陆法上的经理概念 | 第11页 |
·英美法上的经理概念 | 第11-12页 |
·我国公司法上的经理概念 | 第12-13页 |
·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 | 第13-18页 |
·代理人说 | 第13-14页 |
·高级雇员说 | 第14-15页 |
·公司机关说 | 第15-16页 |
·公司代表说 | 第16-17页 |
·多元法律职能说 | 第17-18页 |
2 公司经理权的理论分析 | 第18-30页 |
·公司经理权的概念 | 第18-19页 |
·公司经理权的特征 | 第19-20页 |
·经理权具有法定性 | 第19页 |
·经理权具有身份性 | 第19-20页 |
·经理权具有广泛性 | 第20页 |
·公司经理权的权能 | 第20-22页 |
·公司经理权范围的确定 | 第22-23页 |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经理权范围的确定 | 第22页 |
·英美法系国家(地区)经理权范围的确定 | 第22-23页 |
·公司经理权的授予 | 第23-24页 |
·公司经理权的授予方式 | 第23-24页 |
·公司经理权的授权效力 | 第24页 |
·公司经理权的行使 | 第24-26页 |
·单独经理权的行使 | 第24-25页 |
·共同经理权的行使 | 第25-26页 |
·公司经理权的限制 | 第26-29页 |
·大陆法系的限制 | 第26-27页 |
·英美法系的限制 | 第27-29页 |
·公司经理权的解除方式 | 第29-30页 |
·由公司撤销经理人的经理权 | 第29页 |
·由于雇佣、任用契约等基础关系结束,经理权自动解除 | 第29页 |
·由于经理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经理权被迫解除 | 第29页 |
·经理权因公司解散或破产而解除 | 第29-30页 |
3 公司经理权的平衡与协调制度 | 第30-40页 |
·公司经理权范围的确定 | 第30-31页 |
·公司经理权范围的确定方式 | 第30页 |
·公司经理权范围的确定 | 第30-31页 |
·公司经理义务的规范 | 第31-34页 |
·勤勉义务 | 第31-32页 |
·忠实义务 | 第32-34页 |
·公司经理权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构造 | 第34-38页 |
·公司经理权激励机制的构造 | 第34-35页 |
·公司经理权约束机制的构造 | 第35-38页 |
·滥用公司经理权的民事责任 | 第38-40页 |
·停止侵害 | 第38页 |
·赔偿损失 | 第38-39页 |
·返还财产 | 第39-40页 |
4 我国《公司法》中公司经理权的现状、缺陷及成因分析 | 第40-44页 |
·我国公司经理权的现状 | 第40页 |
·我国公司经理权的缺陷 | 第40-42页 |
·公司经理权名称的缺陷 | 第40页 |
·公司经理权范围界定的缺陷 | 第40-41页 |
·公司经理权授予方式的制度缺陷 | 第41-42页 |
·公司经理权行使方式的缺陷 | 第42页 |
·公司经理权限制方式的规则缺陷 | 第42页 |
·公司经理权解除方式的制度缺陷 | 第42页 |
·我国公司经理权制度的成因分析 | 第42-44页 |
·受传统企业领导体制的影响 | 第42-43页 |
·受立法者认识上偏差的影响 | 第43-44页 |
5 完善我国公司经理权制度的设想 | 第44-57页 |
·完善公司经理权的基本内容 | 第44-47页 |
·完善公司经理权的名称 | 第44页 |
·完善公司经理权的立法体例 | 第44页 |
·完善公司经理权的范围界定 | 第44-45页 |
·完善公司经理权的授予方式 | 第45-46页 |
·完善公司经理权的行使方式 | 第46页 |
·完善公司经理权的限制方式 | 第46-47页 |
·完善公司经理权的解除方式 | 第47页 |
·建立公司经理权的正面维护机制 | 第47-48页 |
·建立公司经理权的激励机制 | 第47-48页 |
·建立公司经理的权利保护机制 | 第48页 |
·健全公司经理权的反面制约机制 | 第48-57页 |
·健全公司经理的义务 | 第48-49页 |
·健全相关主体对公司经理权的权力制衡 | 第49-53页 |
·健全公司经理的民事责任 | 第53-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