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导论 | 第12-2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相关研究回顾及评述 | 第15-18页 |
·研究回顾 | 第15-17页 |
·研究评论 | 第17-18页 |
·研究对象、方法和逻辑框架 | 第18-23页 |
·研究对象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逻辑框架 | 第22-23页 |
·论文结构 | 第23-25页 |
·本文可能创新点 | 第25-28页 |
2、文献回顾及理论解释 | 第28-70页 |
·文献回顾 | 第28-55页 |
·多元化内涵及其分类 | 第28-30页 |
·多元化的两个维度:产业多元化与地域多元化 | 第30-35页 |
·管理层薪酬:结构与水平 | 第35-40页 |
·多元化与管理层薪酬 | 第40-46页 |
·多元化与企业绩效 | 第46-53页 |
·企业绩效与管理层薪酬 | 第53-55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55-6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56-57页 |
·期望理论 | 第57-60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与检验:企业多元化研究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70页 |
3、多元化上市公司管理层最优报酬模型分析 | 第70-79页 |
·相关理论回顾 | 第70页 |
·多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70-72页 |
·研究假设 | 第72-73页 |
·模型分析 | 第73-76页 |
·相关结论与讨论 | 第76-79页 |
4、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管理层薪酬的分析框架及研究假设 | 第79-95页 |
·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的影响因素及其激励路径 | 第79-83页 |
·影响管理层薪酬的因素 | 第79-82页 |
·管理层薪酬激励的路径分析 | 第82-83页 |
·分析框架 | 第83-85页 |
·研究假设 | 第85-93页 |
·产业多元化与管理层薪酬——假设H1 | 第85-86页 |
·地域多元化与管理层薪酬——假设H2 | 第86-87页 |
·企业绩效与管理层薪酬——假设H3 | 第87-88页 |
·企业规模与管理层薪酬——假设H4 | 第88-89页 |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薪酬——假设H5 | 第89-90页 |
·企业绩效、产业多元化与管理层年度总薪酬——假设H6 | 第90-91页 |
·企业规模、产业多元化与管理层年度总薪酬——假设H7 | 第91-92页 |
·股权结构、产业多元化与管理层年度总薪酬——假设H8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5、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管理层薪酬的实证设计 | 第95-112页 |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95-97页 |
·样本选择 | 第95页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95-97页 |
·变量的选择及说明 | 第97-109页 |
·自变量 | 第97-102页 |
·因变量 | 第102-104页 |
·调节变量 | 第104-107页 |
·控制变量 | 第107-109页 |
·回归模型的基本构建 | 第109页 |
·小结 | 第109-112页 |
6、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管理层薪酬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112-138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112-118页 |
·总体描述 | 第112-114页 |
·分组描述 | 第114-118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118-122页 |
·统计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122-135页 |
·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概述 | 第122页 |
·模型设定 | 第122-123页 |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第123-128页 |
·调节效应的检验与分析 | 第128-135页 |
·小结 | 第135-138页 |
7、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138-143页 |
·本文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38-140页 |
·研究结论 | 第138-139页 |
·主要政策建议 | 第139-140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140-142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4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152-153页 |
后记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