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抖音的世界:大学生在短视频中的自我呈现和主观幸福感探寻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2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一、研究背景第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9-10页
        一、短视频定义第9-10页
        二、研究对象:作为内容生产者的大学生第10页
        三、主观幸福感第10页
    第三节 短视频发展历程第10-11页
        一、国外短视频发展概况第10-11页
        二、国内短视频发展概况第11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11-19页
        一、短视频相关研究第11-14页
        二、拟剧理论与自我呈现相关研究第14-17页
        三、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第17-19页
    第五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9-24页
        一、研究框架第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4页
第一章 抖音:年轻人的舞台第24-29页
    第一节 大学生用户群体特征第24-27页
        一、样本性别第24-25页
        二、地域分布第25-26页
        三、学校分类情况第26-27页
    第二节 抖音舞台设置的“接触编码”第27-29页
        一、音乐短视频的多元魅力第27页
        二、抖音前台的动态性第27-28页
        三、抖音前台的包容性第28-29页
第二章 大学生抖音的自我呈现特征第29-38页
    第一节 抖音中大学生群体自我呈现的类型第29-33页
        一、生活日常系列第29-30页
        二、创意娱乐系列第30-32页
        三、外貌至上系列第32-33页
    第二节 表演者:自我与角色的协调第33-36页
        一、“后台行为”的前台化第33-34页
        二、表演者的“重新部落化”第34-36页
    第三节 剧班:基于趣缘的信息流动模式第36-38页
        一、竖屏下的信息共享性第36页
        二、模仿迷因(meme)第36-38页
第三章 大学生抖音的印象管理策略第38-44页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呈现的形象特点第38-39页
    第二节 塑造和构建“理想化”策略第39-41页
        一、自我关注的内在期望第39-40页
        二、“理想化”的印象管理第40-41页
    第三节 “尴尬”源于自我定位的冲突第41-44页
        一、有选择的自我表露第41-42页
        二、亲缘关系的隔离第42-44页
第四章 主观幸福感视角下的自我呈现动机第44-51页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呈现中的情绪表达第44-45页
    第二节 抖音能带来幸福感吗?第45-47页
        一、以娱乐为目的的显性需求第45-46页
        二、社会比较下的幸福感第46-47页
    第三节 自我实现需求:真实自我的展现第47-48页
    第四节 话语权需求:有责任感的意见领袖第48-49页
    第五节 人际需求:成就感与创作动力第49-51页
第五章 研究反思与结论第51-55页
    第一节 研究反思第51-53页
        一、时空“饱和”下的焦虑感第51-52页
        二、表演背后的数字上瘾第52-53页
    第二节 研究结论第53-55页
中外文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62页
    附录1:深度访谈提纲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汉译英
下一篇:数据集成中间件的性能测试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