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4-22页 |
·供试材料 | 第14-15页 |
·供试菌株 | 第14页 |
·供试植物材料 | 第14页 |
·供试药剂 | 第14页 |
·试剂 | 第14页 |
·仪器 | 第14-15页 |
·番茄灰霉病药剂筛选生测体系的建立 | 第15-16页 |
·供试黄瓜品种 | 第15页 |
·不同菌龄B.cinerea致病力测定 | 第15页 |
·不同叶龄黄瓜子叶感病性的测定 | 第15页 |
·光、暗条件对黄瓜子叶感病性的影响 | 第15页 |
·黄瓜子叶正反面感病性的测定 | 第15页 |
·不同施药方法的测试 | 第15-16页 |
·番茄灰霉病生测体系的应用 | 第16页 |
·黄瓜子叶法与番茄离体叶片防效比较 | 第16页 |
·内生细菌Eb-28菌株生长条件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不同温度对Eb-28活菌数的影响 | 第16页 |
·通气量对Eb-28活菌数的影响 | 第16-17页 |
·pH值对Eb-28活菌数的影响 | 第17页 |
·培养时间对Eb-28活菌数的影响 | 第17页 |
·菌株Eb-28生长曲线测定 | 第17页 |
·内生细菌Eb-28菌株的鉴定 | 第17-20页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17-19页 |
·分子鉴定 | 第19-20页 |
·内生细菌Eb-28菌株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 第20-21页 |
·Eb-28发酵滤液的制备 | 第20页 |
·抑菌物质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第20页 |
·Eb-28抗菌蛋白粗提液的制备及抗菌活性检测定 | 第20页 |
·Eb-28抗菌粗蛋白热稳定性测定 | 第20页 |
·Eb-28抗菌粗蛋白酸碱稳定性测定 | 第20页 |
·Eb-28抗菌粗蛋白对紫外线稳定性测定 | 第20-21页 |
·Eb-28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 第21页 |
·Eb-28p-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 | 第21页 |
·Eb-28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21页 |
·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3 结果和分析 | 第22-36页 |
·番茄灰霉病药剂筛选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第22-26页 |
·不同黄瓜品种对灰霉病感病性比较 | 第22页 |
·不同叶龄的黄瓜子叶感病性 | 第22-23页 |
·不同菌龄的番茄灰霉病菌致病力 | 第23-24页 |
·在不同光暗条件下黄瓜子叶对灰霉病的感病性 | 第24页 |
·黄瓜子叶正反面对灰霉病的感病性 | 第24页 |
·不同施药方法防治效果比较 | 第24-25页 |
·番茄灰霉病生测体系的应用 | 第25页 |
·黄瓜子叶法与番茄离体叶片防效比较 | 第25-26页 |
·内生拮抗细菌生长条件的研究 | 第26-28页 |
·温度对Eb-28活菌数的影响 | 第26页 |
·通气量对Eb-28活菌数的影响 | 第26页 |
·pH值对Eb-28活菌数的影响 | 第26-27页 |
·培养时间对Eb-28活菌数的影响 | 第27页 |
·菌株Eb-28生长曲线测定 | 第27-28页 |
·内生细菌Eb-28菌株鉴定结果 | 第28-32页 |
·菌株形态及培养性状 | 第28-29页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29-30页 |
·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30-31页 |
·鉴定结果 | 第31-32页 |
·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 第32-36页 |
·内生细菌Eb-28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 | 第32页 |
·抗菌蛋白粗提液的抑菌活性 | 第32-33页 |
·内生细菌Eb-28菌株粗蛋白热稳定性 | 第33-34页 |
·内生细菌Eb-28菌株粗蛋白酸碱稳定性 | 第34页 |
·内生细菌Eb-28菌株粗蛋白对紫外线稳定性 | 第34-35页 |
·Eb-28菌株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 第35页 |
·Eb-28菌株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 | 第35页 |
·Eb-28菌株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35-36页 |
4 讨论 | 第36-40页 |
·番茄灰霉病药剂筛选生测体系 | 第36-37页 |
·内生细菌Eb-28菌株的鉴定 | 第37页 |
·内生细菌Eb-28菌株的抑菌物质 | 第37-38页 |
·内生细菌应用前景分析 | 第38-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番茄灰霉病生测体系 | 第40页 |
·内生细菌Eb-28的培养条件 | 第40页 |
·内生细菌Eb-28的鉴定 | 第40页 |
·内生细菌Eb-28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物质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I 试验中所用培养基及试剂 | 第46-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