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海南岛破碎森林斑块中的青皮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6页
   ·引言第11页
   ·生物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第11-13页
   ·生境破碎化与遗传多样性第13-14页
   ·海南岛热带森林破碎化概况第14-15页
   ·遗传标记技术第15-18页
     ·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第15页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第15-16页
     ·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第16页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第16-18页
   ·研究对象第18-23页
     ·青皮的一般生物学特征第18-19页
     ·青皮的濒危机理研究进展第19-21页
     ·青皮的保育生态学研究进展第21-23页
     ·青皮的生态功能及濒危等级第2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6-39页
   ·研究地概况第26-27页
   ·供试材料第27-28页
     ·材料的采集与保存第27-28页
     ·主要试剂第28页
   ·主要仪器第28-29页
   ·研究方法第29-39页
     ·实验方案第29-30页
     ·化学元素的测定第30页
     ·形态分化研究第30-31页
     ·青皮总DNA 的提取第31-33页
       ·DNA 提取步骤(2×CTAB 法)第31-32页
       ·青皮总DNA 的浓度和纯度的检测第32页
       ·青皮总DNA 分子量的检测第32-33页
     ·青皮的PCR 扩增第33-35页
       ·青皮ISSR 实验反应体系的确定第34-35页
       ·青皮ISSR 引物的筛选及群体的ISSR-PCR 扩增第35页
     ·ISSR-PCR 扩增产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35-39页
       ·多态位点百分数(P)第35-36页
       ·等位基因频率第36页
       ·平均等位基因数目(A)第36页
       ·有效等位基因数目(Ae)第36-37页
       ·Shannon 指数第37页
       ·遗传一致度(I)与遗传距离(D)第37页
       ·基因分化系数(GST)第37-38页
       ·聚类分析第38-3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9-54页
   ·形态分化研究第39-44页
     ·青皮叶的形态性状及表型变异特征第39-41页
     ·居群水平上的聚类分析第41-42页
     ·叶片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42-44页
   ·青皮DNA 的提取方法第44-46页
   ·ISSR 分子标记分析第46-53页
     ·青皮ISSR 反应体系的确定第46-48页
     ·青皮ISSR 引物的筛选第48-49页
     ·位点的遗传变异统计第49-50页
     ·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基因多样性分析第50-51页
     ·基于ISSR 数据居群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第51-52页
     ·基于ISSR 数据的居群聚类分析第52-53页
   ·形态变异与基因变异的比较第53页
   ·空间地理距离、形态性状距离与基因遗传距离的相关性比较第53-54页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第54-60页
   ·形态分化研究第54页
   ·青皮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第54-56页
   ·总结第56-58页
   ·对青皮保护工作的建议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答辩委员会决议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番茄内生细菌Eb-28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研究
下一篇:混沌系统全状态混合投影同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