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设计院工程总承包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国外的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的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19页 |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15-16页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6-17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7-18页 |
·虚拟组织理论 | 第18-1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工程总承包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21-32页 |
·工程总承包的相关概念 | 第21-26页 |
·工程总承包的内涵 | 第21页 |
·工程总承包的承包主体 | 第21-22页 |
·工程总承包的三种主要模式 | 第22-25页 |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点 | 第25-26页 |
·国外大型工程公司总承包经验的借鉴 | 第26-29页 |
·全球四大EPC 公司介绍 | 第26-28页 |
·国外工程总承包的经验借鉴 | 第28-29页 |
·工程总承包及电力工程总承包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工程总承包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电力工程总承包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电力设计院提高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系统分析 | 第32-42页 |
·电力设计院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32-33页 |
·电力设计院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33-37页 |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业主需求分析 | 第34-36页 |
·基于虚拟组织理论的融资需求分析 | 第36-37页 |
·电力设计院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内部条件分析 | 第37-41页 |
·人力资源条件分析 | 第37-39页 |
·组织结构条件分析 | 第39-41页 |
·技术水平条件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电力设计院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策略选择 | 第42-49页 |
·电力设计院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市场策略选择 | 第42-43页 |
·针对合作伙伴的策略选择 | 第43-45页 |
·加强与业主之间的沟通,提升工程中标能力 | 第43-44页 |
·加强与融资方的合作,拓展融资渠道 | 第44-45页 |
·电力设计院自身的策略选择 | 第45-48页 |
·确保人力资源流动的良性循环,优化人才结构 | 第45-46页 |
·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加大电力设计院的科技投入,坚持技术创新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49-53页 |
·DB 电力设计院的基本情况 | 第49页 |
·DB 电力设计院提高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具体措施 | 第49-51页 |
·对DB 电力设计院改革措施的总结分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