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国家课税权的涵义及其研究的意义 | 第7-16页 |
第一节 国家课税权的涵义 | 第7-12页 |
一、经济学界对“课税权”的界定 | 第7-8页 |
二、法学界对“课税权”的界定 | 第8-10页 |
三、本文对“课税权”的理解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国家课税权的意义 | 第12-15页 |
一、有助于提高纳税人主动纳税的意识 | 第13页 |
二、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权利意识,端正税务机关的征税态度 | 第13-14页 |
三、有利于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 第14-15页 |
四、有利于实现国家课税权的有效控制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家课税权合法性考证 | 第16-31页 |
第一节 国家课税权合法性问题的历史起源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国外国家课税权合法性的理论演进 | 第18-25页 |
一、利益交换说 | 第19-21页 |
二、义务说 | 第21-22页 |
三、经济调节说 | 第22-23页 |
四、税收价格论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我国关于国家课税权合法性问题的理论研究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本文关于国家课税权合法性的理解 | 第26-30页 |
一、课税权合法性的形式要件—将课税权写入宪法体现税收法定主义 | 第27-28页 |
二、课税权合法性的实质要件——税权的配置体现公平、效率价值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我国课税权配置的基本问题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国家课税权配置的种类 | 第31-33页 |
一、横向分配模式 | 第31页 |
二、纵向分配模式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我国课税权分配的现状及其困境 | 第33-38页 |
一、税收立法权的分配现状及困境 | 第34-36页 |
二、税收征管权的分配现状及困境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国家课税权合理配置的对策 | 第39-49页 |
第一节 规范税收立法权 | 第39-44页 |
一、税收立法应由立法机关掌握主导权,严格贯彻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 第39-40页 |
二、税收立法过程中加大公民的参与,建立税收立法权的违宪审查制度 | 第40-42页 |
三、合理分配税收立法权,赋予地方以相应的立法权 | 第42-44页 |
第二节 优化税收征管权 | 第44-48页 |
一、整顿税收执法体系,降低税收成本 | 第44-46页 |
二、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强化税收执法权的监督 | 第46-47页 |
三、尽快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